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念你成瘾 > 分卷阅读22
    没地方花?】

    【段潇:你明天红蕊第一天上班,给你的开工红包。今晚我得熬夜赶码字,明天早上肯定来不及,提前给你了。】

    乔念发了一连串谢老板的表情给她。

    【段潇:呵,老娘最近看来正遇水逆,等这个月过了,咱再相见。】

    段潇那天录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口供,最后陈浩大手一挥跟她说可以了,她又求对方不要扣她车。

    陈浩将烟塔在耳廓上,“谁要扣你的车,快去修车吧。”

    那天宋顾生前脚刚走,段潇炮轰式的语音就一连串弹了出来,吐槽那恶心的碰瓷男,吐槽一身痞子气的警官,当然还吐槽了一轮宋顾生。

    顺带免不了连问带审了一番,乔念回想起那段神奇又糟心的旅程,只轻描淡写地解释了一番。

    段潇语气相当谨慎地警告她,“你别死过一回,歹心又起啊。”

    乔念有点哭笑不得,看向当时茶几上已经凉透的茶杯,茶叶针针沉落杯底。

    “我还要点脸好吧。”

    第二天乔念起了个大早,下楼的时候看见小区前停了辆搬家公司的货车,她本没在意,但车挡着进出的入口,她便看了眼正在卸货的工人,再绕道而过。

    上班的第一天,乔念是埋首进无数个文档里。

    《红蕊》创刊于法国,也是第一本进入中国的国际高端女性大刊。

    之前一直专注时尚领域独占鳌头,前几年开始划分出一子刊《红蕊-人物》,涉足人文科技经济多领域,而每期均贴合主题寻找一位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人物进行深度专访。

    舟恺是负责这专栏的主编,三十不到的儒雅男士,文质彬彬,气质和书刊文字类工作毫无违和感。

    《人物》一月一期,专访栏目每期一稿,贵精不贵多,主打质量。

    部门工作量自然比上一份的报社轻松了不少,所以部门的人也够精简。

    主编舟恺,摄影师周炜童,文案余小,加上新进来还处在打杂阶段的乔念,一共四个人。

    乔念新来乍到,一进来就被轮番照顾,大家都将自认为最有用且最实在的干活发给她。

    乔念是在下午四点多才从一堆文档里抬起头,“终于看完了。”

    正好手机短信提示响起,乔念向上一推,一愣。

    这个月太多事,都忘了。

    屏幕上是银行的催款温馨提示,这周是还款的最后期限。

    乔念快速将这个月的消费清单捋了遍,奢侈了一把的旅游,减去免了的包车费用,倒还好。就是刚租的房子押三付一,尽管租在了南区,对于她来说也是短期内的一笔大额支出。

    上个月在报社的工资……很好,并没有发。

    她有点头疼。

    这时舟恺拿着杯子经过,见乔念对着电脑上的文档走神,想着她看了一天密密麻麻的文字,得头晕了,便笑了笑,“歇一下,待会我把明天采访的预设问题和稿子发你,明天你就跟着我当现场观摩和学习,以后你也有独当一面的机会。”

    乔念从脑海中一堆数字里回过神,闻言点点头,但心想,她不独当一面也可以的。

    社恐的人,真的很不适合做采访。

    以前在报社,乔念主要负责排版和文字工作,几乎没有出勤采访过。

    不过想着银行卡里的存款和手机里的催款短信,穷酸孩子不配有社恐啊。

    微信弹出舟恺发来的文件,乔念暗自叹了一口气,穷都不怕了,还怕前男友他妈吗?

    六点整,舟恺让她第一天上班到点就准时走,约了明天碰面的时间和地点后,乔念便打卡走了。

    回到出租屋的小区,已经七点半,秋末初冬的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想着家里有前两天买的屯粮,乔念便直接走回家。

    已经习惯了门禁坏掉的大门,伸手一拉,嗯?锁上了?

    她掏出门禁卡,“滴”。

    中介还算有良心,没骗她,看来物管终于找人把门禁修好了。

    楼道灯火通明,她上楼梯时抬头看了眼崭新的楼道灯泡,露出了对物管认可的眼神。

    由于搬来第一天对对门住户的第一印象不太好,乔念每次上到二楼都会下意识留意一下对门动静再开门,不过幸好除了第一天再也没见过那行为轻浮的男人。

    洗了几条青菜,把腌制好的肉炒一炒,倒入碗中的挂面上,快速解决了晚餐。

    从包里掏出几张装订好的a4纸。

    不知是受报社的影响还是文科生的习惯,相比电子文档,乔念更喜欢纸质的感。

    她便将舟恺发给她明天采访的草稿打印了出来,这时拿出来做做功课。

    甑惠芬,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四年前于美国某企业任职经济顾问,刚辞职回国,受聘于A大经济学教授。

    头衔不少,履历丰富。

    照片中的女人知性睿智,而宋顾生沉稳冷静的眉眼,看来是遗传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