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晓冬说道。
春雨也直点头:“姐你的英语成绩是不是很好?”
还行,过了六级……寒假去飞国外旅行也可以跟老外正常沟通没问题。沈白露内心嘀咕,嘴上答着:“还可以。”
沈晓冬皱着眉头说:“我英语最差了,还好它高考算总成绩时,只需乘个百分之三十……”
沈白露却想着,如果自己来参加高考,能考多少分?能不能也上个重点大学?
如果可以,重回校园参加高考也是一条出路。只不过她对商业更感兴趣,现在这几年趁早南下珠三角,抢滩登陆,只要不作死,未来几十年后个个都是大佬……
她已经有做打算,等晓冬考上大学,沈春雨也在县高中读书,跟方垒的事不管成不成,她都想离职南下。
那里的工业与商业发展一派欣欣向荣,哪怕随便做点儿小本买卖,也能赚得比现在多。
*
明天是25号,逢东阳圩,沈白露一早就要上班,不能迟到,所以下午就要回供销社。
吃午饭的时候,忽然想起前世的事,当时爷爷在山上放牛,不小心把腿摔伤了,她心急火燎地回家看望爷爷,这才误了相亲见面的事。
于是交代着:“爷爷,你忙完双抢之后注意一下哦,放牛的时候尤其要小心,不要去山上放牛了,就在平地放吧。”
沈爷爷不是很明白:“怎么了呢?”
沈白露不知道怎么解释,只好说:“我找人算了一卦,说你立秋前后有血光之灾,我怕你摔着了。”
沈爷爷将信将疑,沈白露又劝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等过了立秋那几天,你才去山上吧。”
沈晓冬虽然也不理解,但他比较听姐姐的话,便说:“等忙完双抢,我可以去放牛的,一边放牛,一边背单词或者公式,也很有效率。”
*
回供销社的路上一切如常,只是在离圩市还有几里路的时候,遇到了在田间考察的楚家丰和两个他的同事,所以大家便一起有说有笑地回到了圩市。
一回宿舍,沈白露放下东西便直奔会计那儿找到了最近三天的报纸。
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消遣没了也无妨,最麻烦的一点就在于无法获得资讯,所有的信息来源都只能通过报纸。
沈白露深切明白了啥叫“求知若渴”!
报纸上不断地在通报喜讯,说某个地方实行单干后,收获的稻谷比以往翻了倍;还有一些关于工业发展的报道,沈白露仔细着,不错过任何一个角落。
邓雪梅下班走进宿舍,盯着沈白露看了看,阴阳怪气地道:“什么嘛,原来你也是会晒黑的。”
沈白露这几天确实晒了不少太阳,戴着草帽,捂着湿毛巾也不顶什么用。
“晒不黑才奇怪吧。”沈白露头也不抬,继续低头看报。
“也不知道你怎么突然这么喜欢看报纸,以前的你都没这个爱好的。”她又嘀咕了一句。
“人是会变的。”
王见娣也下班了,进来就直奔放饭盒的地方:“走走走,先吃饭去——露露你吃过了?”
“还没有。”
“那走呀,先吃饭要紧,等下又没菜了。”
“人家在冒充大学生呢,读书看报,知识分子。”
沈白露抬起头瞪了邓雪梅一眼:“劝你也多看看吧,不会有坏处。”
“谁不认识字呀……”
沈白露被她的话整得有些烦:“认识字也不代表你能读得懂……”
“你——”邓雪梅气得说不出话。
“哎哎别斗嘴了,赶紧拿饭盒去吃饭呀——孝红,走呀。”
一行人结伴去吃饭,走在路上,王见娣又很八卦地问:“雪梅,罗华光好像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了,你和罗华光最近是不是闹矛盾了?”
沈白露竖起了耳朵。
“他关我什么事?”邓雪梅没好气地说。
“不是啊,你们之前不是走得很近?”
“哼,那种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放个农忙假就去了县城姐姐家躲着,我想叫他去我家帮半天工,他也不愿意。”邓雪梅十分鄙视地说。
王见娣说:“双抢累死个人,能躲过谁不想躲过啊?他父母虽然在农村,不过听说没承包多少田,姐姐们又嫁得比较好,带着他也捧上了铁饭碗……大概确实不用过双抢的苦日子吧。”
邓雪梅:“小时候不都是这样苦过来的,我看工商所里其他的人都勤劳得很,那个老所长家里也有五六亩的田,为了养家糊口,上完班还要骑车回家去割稻子,就他娇气怕苦。”
邓雪梅一顿嘲讽,让沈白露听得一愣一愣,心道:邓雪梅果然是个精明人,她的骨子里是贱的,易妒忌人,不过她又很现实,没有恋爱脑,分得清罗华光是个什么货色……
只不过,又会不会是没人跟她抢了,她就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嗯,还是得提防着,将来还不知道她要怎么作妖。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