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你打篮球崴到了脚,她在学校跟你闹别扭,嘴上不说,可我拿给你的红花油却是她买的。嘴上嫌弃你跟她屁股后,可如果哪天不跟了她又着急,宛宛啊,是真把你当亲弟弟。她自个是太孤单了,上初中还嚷嚷着让我们再给她生个弟弟妹妹呢!”
栾江听着仲妈妈的话,面无表情的盯着地面上推粪球的屎壳郎,抬头看向远处黑黢黢的夜,望不到头的深。
仲宛开车到镇里都快十一点了。镇上的街道本就不宽,逢周末街道两边更是停满了车。
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甭管什么牌子,基本家户门口都会停上一辆。汽车在大城市是人的脸面,小乡小镇里就没那么讲究。它就是个代步的交通工具,有钱买好的,没钱三五万的也大把。
城里有明确的车位规划,只要钱烧的,你也可以乱停乱放。可小镇就是有小镇的特色,大把三四层楼高的宅子,可家里至多一个车库,还都得是近些年建的。十年前建的还没这种意识,基本都没车库。那问题就来了?没车库现在又有这么多车停哪呢?就紧贴着自家宅子的墙外停,一般也不太会影响过往交通。
如果你开车经过主路,并排五辆都是没问题的,可仲宛家是在只可并排过两三辆车的“过道”。类似于成都的巷子,上海的弄堂。叫它胡同吧,它又不够体面,没法跟京城正儿八经的胡同比。京城的胡同里不是这故居就是那故居,两边的宅子属于国家文化遗产级。小镇是什么环境?所以着实不能叫胡同,只能勉强叫过道。
今天周末从城里回来的人多,两边并排停满了车,仲宛边往里开边想着对面千万不要过来一辆车,如果开过来,他们俩就得倒出去一辆。正想着,前边就被一辆水泥搅拌车卡在了那,王爷爷走出来看到是仲宛,笑着招呼道:“宛宛回来了”。仲宛也笑着应声。
王爷爷说:“你稍等一会儿,这搅拌车马上就走,五点多就赶早来了,想着趁早忙完给你们腾地。”
仲宛应着场面话,“没事儿,不急。”
搅拌车出去了,仲宛也开着车往前走,快到家门口被一辆老年车又给堵上。仲宛鸣笛对方没反应,无奈下车里面也没人,路两边都停满了车也不好掉头。正进退两难间,栾江骑着摩托车经过,把摩托车靠边停下,拍了拍老年车旁边的宅子。
门内出来位老伯,栾江也不知跟他说了些什么,老伯摇摇头,又指着斜对门的那户人家。栾江跟他打了招呼,微跛着脚去往那户。仲宛唏嘘,在这里生活了二十来年,居然没认出刚开门的老伯是谁,惭愧。
斜对门那户门开了,栾江跟门里人打招呼,那人探出身子看见仲宛的车,朝着她摆手示意,又连拍栾江的肩,“哎哟,对不住对不住,妞妞她姥爷的车,光顾着招呼他了把这车都给忘了!”说完打开自家大院的门,把这老年车给推了进去。
仲宛看着忙活了一身汗的栾江,想着要说点啥,没想到人家骑上摩托贴着她车,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自栾江从摩托车上下来,眼神都没跟她对视过,如路人甲一般。
仲宛怀疑前两天在她家的可能是鬼。咬着嘴唇踩上油门,超过他呼啸而去。
——什么鸟人!
仲妈妈拿着把小茴香站在大门外,看到仲宛下车,“你不是早就出门了么?”
仲宛没好气,“下次回来再也不开车了!我坐城际公交到镇口,你骑电瓶车去接我。一路上堵死了。”又道:“咱们镇上交通可比城里原始多了,要是过不去,站大街吼上一声就行。”
仲宛正要进门,身后仲妈妈嘟囔,“城里限号肯定会有缓解,反倒是逢周末咱这就跟度假村一样。”
仲宛一时懵住,赶紧跑出来看自己的车牌号,完了,完了完了完了……它妈的!
又骤然想起今天是周末!周末!不限号!扭头冲仲妈妈嚷道:“妈你好烦呀,没事说什么限号呢,我神经都是崩的!”话落,一阵逼近的摩托车声,栾江把车停在自家门口,翘着他那螳螂腿潇洒的下来。
仲宛牙根儿痒痒,暂且忘记他刚不鸟自己的样子,酸里酸气道:“不限摩?”
栾江看她一眼不接话,嘴角明显抽了下。
仲妈妈拍她脑勺,“真是越长越憨,你以为这是几环?”随口招呼栾江,“洗洗手赶紧过来吃饭,你宛宛姐也回来了,你们俩好好聊聊。”
栾江点头“诶”了声,又全程无视仲宛的存在。
仲宛洗着手小声嘟囔:“干啥叫他吃饭呀!”
仲妈妈拿着擀面杖敲她,“你们都这些年没见了你对他还是横竖挑刺。这顿饺子是特意包给江江的,你只是稍带上的,不想吃就饿着。”随手把擀面杖递给她,“不吃你也得给我擀皮!”
仲宛不忿,“你老捡我的毛病,你看见他态度了没?一点礼貌都没有,完全把我当空气!”
仲妈妈怼她,“他对我可有礼貌的很。你拉着个老长脸,对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自己是刺猬看谁都一身刺,人干嘛受你脸色。”
包好饺子,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