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君非良善 > 分卷阅读19
    些不同的首饰,做工看起来不错,但也不像我们这种平常小百姓用得起的。我没敢拿出来卖,怕惹出麻烦来。姑娘你……”阿婆欲言又止,警惕地盯着晏辞。

    晏辞牵了牵嘴角,挤出一个微笑,眼底却带着哀伤:“阿婆不必害怕,只是那人可能是我的一位故人,我寻了他许久。阿婆能否将别的首饰给我瞧瞧?”

    阿婆犹豫片刻,终是取出一个木盒,盒中放的皆是些精美的首饰,比起银簪来精致得多,颜色也正。

    “阿婆,这些首饰我都买了。”晏辞将银票递与阿婆,四下里瞧了瞧才小心翼翼地道,“我实话跟您说,这首饰确实不简单。您放在手中也是块烫手山芋,倒不如交由我处理。”

    阿婆见她态度诚恳,又好像真有什么麻烦事一般忙应下了。

    晏辞又问:“您知不知道那人住哪?亦或是在哪里出现过?”

    “城外……”阿婆回忆,手指不自觉地指向城外。

    晏辞转头看向云昭,云昭会意带人按照阿婆所说之处去寻。

    待阿婆离开,晏辞的眼神募地沉下,眼底怒气翻涌。南秋心中纵然万千疑虑也察觉到了晏辞情绪的不对劲,方要开口便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走过来,忙唤道:“奴婢见过摄政王。”

    一句话叫晏辞敛去了周身戾气,恢复平静,她抬眼看向君屹。

    “微臣参见殿下。”君屹作揖。

    “摄政王不必多礼。”晏辞颔首,刚要装模作样地寒暄几句便觉一股子脂粉气扑面而来,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晏辞掩鼻后退一步,有些嫌弃地打量君屹:“摄政王从何处来?”

    晏辞望着他的身后思索片刻,忽然了悟:“摄政王真是好雅兴,想来伤势好得差不多了。”

    君屹垂眸轻笑:“多谢殿下关心,微臣已无大碍。”

    “殿下这是……”君屹顿了顿,看了眼晏辞身后的下人继续道,“集市一向热闹,殿下想来也是收获不少。现在是正打算回去?”

    见晏辞点头君屹便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微臣也正要回府,与皇宫顺路,不如一道?”

    晏辞挑眉,嘴角始终噙着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径自向前走去,也不作声。

    君屹落在后面,抬袖闻了闻问身后的林慕:“本王身上味道很重吗?”

    林慕郑重点头。

    君屹不悦蹙眉瞪了林慕一眼跟了上去,留林慕一人无辜地摸了摸鼻子,不太理解君屹怎么说变脸就变脸。

    君屹低眉顺眼地跟在晏辞身后,一路无言,似乎俯仰之间便到了摄政王府。

    摄政王府在诸位大臣的府邸中算得上是一等一的气派,门匾是晏璟亲自提的,鎏金的“摄政王府”四个大字,门口两个大石狮子端坐,朱门瑞兽衔着金环,让人忍不住惊叹。

    “殿下慢走。”君屹微笑着看着晏辞,打算目送她向着皇宫方向而去。

    随着晏辞迈步,他的笑容却是渐渐僵硬,直到晏辞的身影消失他才难以置信地抬头看向对面的府邸,牌匾上是五个大字——太长公主府。

    第10章 贺礼

    乔迁之喜很快传遍京城,上门送乔迁礼的大臣络绎不绝,南秋都一一打点全了礼数。

    屋内,晏辞斟了杯凉茶一饮而尽,勉强压下心底的躁意。她从腰间摸出方才的银簪仔细打量,犹豫片刻将贴身携带的荷包取下。

    荷包解开,一点银色露出,渐渐地,荷包中的物什完全暴露在空气中。

    那是一支一模一样的梅花流苏簪。

    与收回来的银簪不同的是,这支发簪并没有缺损,只是簪尾染上了一抹暗红,瞧着有些年头了。

    晏辞面色凝重地打量两支银簪,心口忽然像被重石压住,几乎要喘不过气来。她的思绪凌乱起来,太阳穴隐隐作痛,仿佛有什么强行钻入她脑中。额角不由得渗出冷汗,整个人犹如陷入梦魇般发出痛苦的呜咽声,她紧紧咬住下唇才勉强咽下喉头的腥甜。

    晏辞的眼神变得阴冷而怨毒,她伏在桌上按住胸口,另一只手死死握住两支发簪,险些将它们折断,直到指甲钳入掌心的痛感才让她清醒一些。

    门外适时地传来南秋的声音:“殿下。”

    晏辞支起身子将发簪纳入怀中,调节好呼吸又拭去额角冷汗才开口:“进来吧。”

    南秋推门走进来,手上还捧着一个长木匣。她悄悄打量晏辞,可晏辞微垂着眼眸瞧不出异常。

    “都打点好了?”晏辞问。

    “来访的大臣名单都已记下了,也都回了礼。只是……”南秋斟酌着开口,“摄政王赠的乔迁礼奴婢不知该如何回礼。”

    晏辞眼皮抖了抖,缓慢而低沉地发出一声:“哦?”

    她抬眸看向南秋手中的长木匣,木匣缓慢抽开,一支折断的箭矢赫然其中,箭头还沾着干涸暗沉的血迹。

    箭矢边还放着一封信,上书“太长公主亲启”。

    “忽闻殿下乔迁之喜,微臣沉思熟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