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天道差班生 > 分卷阅读21
    她不和寿阳公主拌嘴,不画画,也不与外人说话。

    只是拼命地修炼。

    她曾经那么喜欢画画啊。为了磨炼画技,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一心一意乃至走火入魔的地步。施兰昭怎么能忘记,银瑄累得胳膊都打颤,总算得到一张满意的画作,将它装裱起来准备送给仙君时……

    如今她回忆起来,都徒惹伤心的,全然纯粹而真诚的快乐。

    四十年里,银瑄抛弃一切,拼命修炼。

    只在仙君偶尔出关的时候,施兰昭才见她的笑容。

    像阳光拨开雾霭一样清新美丽。

    第14章 回忆(中)

    某一年,施兰昭的重孙突破晖阳境,正式受封谏议大夫。向她贺喜的人源源不断,口中称颂的皆是施家后继有人。她躺在摇椅上,望着万寿宇澜宫外遮天蔽日的杏树,依稀想起这位新晋的谏议大夫是她最小的儿子生的孙子。

    一转眼,过了这么多年呐。

    她眯起眼睛,对来恭贺的男人说:“他一个小孩子,您过誉啦。”

    “哪里哪里,”男人笑得含蓄,却带着与有荣焉的神色,“令孙今年不过三百岁,便成就晖阳境界,受封二品。如此惊世之才,实在叫人叹为观止啊。”

    施兰昭笑笑,借口疲乏,命人将男子请了出去。

    世人愚昧,将鱼目错比真珠。

    她这一生,只见过两位堪称天才的人物。

    一位胸襟如高山瀚海,坐镇万寿宇澜宫;一位手段老练狠辣,却是万年不见的奇才。

    三百岁?哈,银瑄四十岁时功成名就,三百岁已经长埋黄土。

    施兰昭又想起了银瑄。仙君太过缥缈,而银瑄又太过心狠。她不敢回忆仙君,因为有时就连回忆也是一种亵渎。唯有银瑄,像耀眼璀璨的烟火,纵然已经消散虚空多年,仍然在施兰昭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这孩子不仅性情与仙君相似,连天资也高得出奇。施兰昭在她身上看到仙君年轻时候的影子,也在她身上,明白真正的天才是什么模样。仅仅四十年,银瑄就成为仙廷子弟中最负盛名的高手。

    四十年啊,不过弹指一挥间。

    她就从牙牙学语的孩童,摇身一变,成为美而强大的修士了。

    她脸颊上柔和的线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胜过寻常女郎的精致。五官脱去稚气,显露出锋锐而深邃的美丽,这份美丽由于银瑄本人冷漠厌世的气质而更加令人着迷。

    追求她的人,多如过江之鲫。仙君也示意她,可以在其中寻找知心人。

    银瑄既不赞成,也不反对。她不吝于对所有追求她的人表示冷淡与厌倦,但也不对仙君表示抗拒。

    因为她从不拒绝仙君的要求。

    有时缠她的人缠得太烦,施兰昭就见她躲在万寿宇澜宫的杏树下,一手摸着树干,一手向树根浇些什么东西。

    施兰昭问她在做什么。

    银瑄答:“种一场梦。”

    四十年过去,她还是那么疏离,叫人捉摸不透。

    四十年过去,妖魔之祸仍未停歇。仙君重创天魔后,它们的攻势稍退,人界也得到喘息的机会。但所有人都心慌意乱,仙君能挡得天魔一时,能挡得天魔一世吗?

    施兰昭回想起那段混乱的日子,就连记忆也因痛苦而错杂斑斓。她只是一个小小的腾云境修士,在万寿宇澜宫的庇护下得以安然度日。但她却为这一切感到痛苦。

    为什么所有人都将最后的期望压在仙君身上?为什么没有人发现那个瘦削的身影正在日渐憔悴?还是他们发现了,当作看不见?

    施兰昭为此感到痛苦。更悲哀的是,无能为力的她,终究只能像其他人一样当作看不见。

    ——可是有一个人看见了。

    银瑄向武帝求官。

    她跪在含章殿前,自陈愿意代替仙君前往凡间抵御妖魔。

    清高而冷艳绝俗的女郎,身披战甲,手持宝剑,跪在高高在上的武帝面前,一字一句地说:“吾修炼多年,愿为仙廷一刃,斩向人界妖魔。”

    银瑄说,她愿意摒弃人的情感,成为仙廷的一把剑,一柄锋利无匹的兵器。

    但施兰昭知道,她不是为了人界。

    她也无法摒弃心中贞烈的情感。

    武帝大笑:“银姑,你未满百岁,只一小儿耳。”

    殿前百官皆哄然大笑。

    武帝又道:“妖魔虽棘手,但仙君既在,吾等便无须烦忧。”

    殿前百官皆随声附和。

    他们称颂仙君的法力高强,赞美武帝的英明睿智,咏唱仙廷万世流芳。

    而银瑄的回应,便是抽出她的断水神剑,用尽全力,挥出。

    那一日,含章殿前的蟠龙柱,轰然倒塌。

    后来,施兰昭在路过含章殿前的废墟时,经常满怀快意地畅想那一日的情景。承露盘破碎的石块甚至飞溅到武帝的酒杯中,被誉为不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