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团宠七岁半:小王妃的宅斗日常 > 第145章 准备看戏
    周睿出了离泉山庄,就见自己父亲仁亲王,正吊儿郎当的骑在马上。

    看他出来,还翻着白眼讥讽:“你这性子,真是一点都不随我,更不随你母亲,连点手段都不会用,将来还怎么夫妻和睦?”

    周睿嘴角轻抽:“父王怎么在这?”

    “我就不能在这吗?”仁亲王哼哼。

    周睿没脾气了,索性给仁亲王作了个揖:“谢父王相助。”

    “笨!夫妻之道,男子要多为主动,见气氛不对还要多想想变通,只有抓住对方软肘,才能破冰前行,这个还需要父王教你?”

    周睿无语凝咽,心想这不是审犯人和对敌时用的手段吗?

    父王怎么可以理直气壮的用在夫妻之道上。

    仁亲王见他跟个木头似的,索性翻了个白眼,拍着马就走了。

    周睿松了口气,回头看墨正。

    墨正大汗淋漓道:“王爷心爱的三姑娘跑了,不知怎的就追到这附近,然后……”

    然后就撞见爷和四小姐了。

    周睿抚额:“父王带了多少人?”

    “七个。”

    “再调些人手,顺便告诉张成,让他赶紧劝父王回府,惹恼了母妃,他吃不了兜着走。”

    墨正苦哈哈说是,心想,王爷还没找到三姑娘,铁定不会回府的,张成肯定要兜着走了。

    ……

    这边,李小把周钰带了出来。

    刘月禅披着暖裘就往周宝儿手里塞了个东西。

    “这是给你的年礼,回去后再看。”

    周宝儿掂了一下,感觉小木盒挺轻的,便敛神道谢。

    等回到将军府打开一看,才发现盒子里竟然装着一颗大拇指粗的夜明珠。

    “嘶!这东西?”

    芝兰上前看了一眼,大惊失色:“小姐,这是夜明珠啊,像这么大的已经价值连城了。”

    周宝儿更加吃惊。

    她以前在电视上见过夜明珠,说是一种会发光的莹石,可刘月禅给的明显不是莹石,而是像珍珠,但又能发光的珍珠。

    难道……这才是真正的夜明珠?

    心惊肉跳下,再低头,就见盒子里还有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若手头拮据可当银十万两。

    嗯?

    什么意思?

    她现在还记得刘月禅曾经讥讽,说她和母亲在十三巷过的艰难,是不是经常拿东西去典当。

    如今又让她把夜明珠拿去当银,难道是……又不领她情了,再次想羞辱她?

    周宝儿皱眉,把东西交给芝兰,让她先收起来。

    第二天一早,她去叫周钰,准备去长房那边给长辈们拜年,周钰就扯着她手道:“四姐姐,我母亲让我转告你,要典当的话就去四海钱庄,若低于十万两千万别答应,还说那颗夜明珠最少值十五万两。”

    周宝儿惊讶:“郡主母亲是怕我没钱用吗?”

    周钰点头:“母亲知道你在学管家,也知道田村出了事你要重建,但母亲手上活银不够,所以才把夜明珠给了你,让你先当了钱应急,还说死当活当都可以,她不会生气。”

    周宝儿心头一颤,原来不是羞辱她,而是知道将军府的公帐叫急,所以拿自己的嫁妆来帮她。

    这大手笔……

    算是阔绰了。

    “那,下次你见到郡主母亲,代我谢谢她,再转告她,就说我外祖父借了我一万两白银应急,应该能支撑到田村重建,不过……”

    “郡主母亲既然给我了,那心意我就收了,日后用钱的地方会很多,万一再有难关,有了郡主母亲这份心意,我也会稳很多,若是两年后帐面盘活,我就连珠带利,一起还给她。”

    周钰听得似懂非懂,但知道是转告母亲的话,便认真记下了。

    直到初四晚上,她吵着还想去见母亲时,就这话说给了刘月禅听,刘月禅就笑。

    “看来是胸有丘壑想大展拳脚了,挺好,那你帮我转告她,就说我等着这一天。”

    周钰心想,四姐姐明明就在外面,母亲自己说不好吗?

    为什么非要她来传话,传来传去她都听不懂,可看着母亲心情好,四姐姐也很高兴,那她就传吧。

    周宝儿知道后,胸有成竹的笑了。

    有这么多鼎力相帮的大后台在,她还怕什么呢?

    盘活帐面,她定要做漂亮。

    ……

    破五,常贵把这几天的帐薄送到她手上。

    她从初一看起,平安城到处都在夸闾家仁义道德,还写了首打油诗,说闾家布施最实诚,不但白粥馒头管饱,还顿顿有肉,当天晚上,闾家设在田村的粥棚就人满为患,不到半个时辰,所有东西全被领空。

    初二,从早上开始,就有人在闾家粥棚外面排队,领不到的人跟领到的人打了一架。为了平息纷争,闾家又紧急采购了一批物资,共计银七十两,获得一片好评。不到下午东西又被领空,晚上前来领布施的全部高喊好饿,当天晚上闾家又提供了一顿白粥馒头。

    初三,前来闾家粥棚领布施的越来越多,上午统计一千四百人,下午统计二千六百人,闾家管事上报吃不消,说是连平安城的乞丐也跑来领布施了。

    初四,闾家只提供白粥,不再提供馒头,一早就来排队的人出现不满,有人甩袖离去,也有人骂骂咧咧,更有人故技重施,一边喊好饿,一边假装抢东西,借此让闾家人出来平息纷争送上馒头,当晚闾家果然提供了二百个馒头。

    看完这几天的日志,周宝儿忍不住大笑:“我们这边可有人闹事?”

    “不曾,我们是掺了沙的粥,而且还只提供粥,他们怎会过来?”常贵把他们咬得极重。

    连周晶都听懂了他们指谁,忍不住掩嘴笑。

    “待此事一过,就不要再掺沙了,按人头分配就好。”

    常贵叔点头:“这几天马安国的人,一直在我们这边领布施,要算上他们吗?”

    “当然算。”

    她说过,救济马家庄的人,七天是她的底限,破五一过刚刚好。

    就在这时,常贵叔的跟班进来道:“四小姐,今天闾家没来人,听说他们要撤粥棚,还说今天是破五,按规矩是不能花钱,不能剃头,不能动菜刀的。”

    这借口好,那破五这天就活该饿肚子咯。

    常贵问:“有多少人排队?”

    “我数了一下,只比以前多,不比以前少,而且还有不少人正在往田村赶,今天上午最少也有三千人。”

    周晶惊讶:“这么多?”

    “是啊,多少是乞丐,多少是占便宜的,那就不知道了。”小跟班一脸幸灾乐祸。

    这下看他们闾家如何收场。

    周晶回头望着周宝儿,这果然是捧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疼,今天有好戏看了。

    周宝儿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常贵叔,常贵叔就带着小跟班去田村了。

    想让戏更精彩,就要帮忙把台子给搭好,不然多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