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明月松间照 > 分卷阅读16
    谢斐抬手抚平她眉间的涟漪,柔声说道:“晚晚,无论何事,我总归会帮你的!”

    “谢哥哥,我与父皇闹翻了!”

    “为了何事呢?”

    “我不想让沈氏参加我的及笄礼,她害死了我阿兄,我无法容忍她参加我的及笄礼?”

    “我知道,公主的及笄礼皇后不参加定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加之沈家满门忠烈、沈老将军更是马革裹尸,我如此做是任性了!”

    “可我做不到,我做不到,小时候阿兄最疼我,若连我也妥协了,这世间谁还能记得我阿兄!”

    谢斐捧起独孤令月的脸,直视她的眼睛,说道:“晚晚,我都明白,我理解你,你不是任性,你只是在坚守原则!”

    “晚晚,此事交给我,我会妥善处理的,好不好?”

    独孤令月郑重点头:“我相信你!”

    第二日,谢斐于太极殿内面见徽宁帝。

    “身子还未好全,便该在家躺着。”徽宁帝大概明白他所为何事而来,有些不悦。

    “陛下登基已有十年,这十年间风调雨顺、各地粮仓堆满;百姓修养生息,新增人口比徽宁元年多了三成;加之新夺北辽疏密在内十一城。陛下,该祭告太庙!”

    意思就是,陛下你登基以来干了许多好事,该带着皇后和百官去告诉一下你祖宗了!

    徽宁帝一想,也对。

    却还是冷着一张脸问道:“是朝阳让你来的?”

    “公主担心臣,怕臣思虑过多伤身,不曾与臣说过任何事;臣只是觉得陛下英明神武、文治武功俱有,合该祭告太庙,以激国人、以安民心。“谢斐脸不红心不跳地说着恭维的话。

    “滚吧!”

    “是,微臣告退!”谢斐心想,此事办成了。

    果不其然,三月初九的公主及笄礼,徽宁帝和沈皇后都不曾出席,另请了宗室中辈分最长的康王夫妇作为主人家。

    只因帝后在三月初八、初九、初十斋戒,于太庙内告天祭祖,祈求上天保护大齐、祈求祖宗护佑大齐。

    如此,帝后不出席公主的及笄礼,也是合情合理,他们先是大齐万民的父母,才是公主的父母!

    徽宁帝去了一趟含章殿,与沈皇后秘密谈了半个时辰,自此沈皇后不再出含章殿,于含章殿内殿设了一处佛堂,整日吃斋念佛。

    崔淑妃得知此事,整日夜不能寐,生了一场大病。

    徽宁帝去看她,只说了一句:“病好了,送你去吴王府上荣养,你好自为之!”

    皇后闭门谢客,后宫无人管理。

    徽宁帝抬了仪嫔的位份,封了贤德妃,协助皇后管理后宫。

    贵德淑贤,她独占了两个,可朝臣却无一反对,反而称颂。

    原来贤德妃是章家的女儿,章家诗书传家,子弟皆不出仕,朝廷迭代,章家却不倒。

    盖因章家的那所竹石书院,章家人不求名不求利,只求学问万年,一心教书育人、传播学问。

    如此人家的女儿,当得起贤德二字。

    徽宁十年六月初九,谢斐请旨完婚,徽宁帝允了,但因为要修缮公主府,婚期被推到了徽宁十一年。

    徽宁帝的原话是这样的:“谢斐想元夕成婚,那便只能是明年,徽宁十一年元月十六,是这几年内最好的日子,朕觉得朕忒善解人意。”

    徽宁十一年元月十六,朝阳公主独孤令月嫁银青光禄大夫谢斐。

    自此,徽宁帝与谢斐这对翁婿,拆世家、兴科举、办书院、强军富民,是史上少有的明君良臣。

    徽宁二十六年,操劳一生的徽宁帝卧床不起,九月十八,帝崩,葬永陵。

    帝遗旨,时年十五岁五皇子独孤煊继位,命驸马谢斐、吴王独孤拙辅政。

    独孤煊改元鸿嘉,鸿嘉元年,尊贤德妃章式为圣母皇太后,封朝阳公主为鲁国长公主,封安阳公主为越国长公主。

    鸿嘉五年,帝加冠大婚,谢斐、吴王拙还政。

    鸿嘉六年,谢斐辞官归隐,携其妻游玩山水间,留下不少名篇。

    后世之人多以他为榜样,入世则大权在握、君臣想得,出世则留万古名篇!

    番外之独孤雁回(一)

    我的父亲是大齐皇帝,我的母亲是中宫之主,我的舅舅是宣大总督,可我不是大齐最尊贵的公主。

    大齐最尊贵的公主是独孤令月,她的母亲是父皇元后,她的哥哥是父皇嫡长子——先太子独孤翊。

    她出生时,肆虐了京城数十日暴雪初霁,也因此她被视为大齐福星。

    我自小便不喜欢她,她仅仅比我要出生一个月,可我们之间却差别甚大。

    她出生时被皇祖父赐名“令月”,爵封朝阳郡主,食邑万户。

    而我,出生时无人问津,只当时还是太子的父皇,为我取名“雁回”,请封了丹阳县主。

    我的肩膀上有处伤疤,听母亲说是因为得了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