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雾雨山庄 > 分卷阅读2
    阳也为死者感到沉重,但它没有停下西行的脚步,只是把晦暗的光辉扫向地势稍低的镇中心,分了一抹,落在行驶的黄铜色面包车的车窗上。

    副驾驶座上满脸花白胡子的胖男人用手指敲了敲玻璃窗,望着窗外的浓雾,面带倦容地说:“科技发展地真快,我小时候能见到的车辆别说窗户了,连顶蓬都没有——就像是坐在一堆带轮子的金属盒子上。”

    “确实,斯旺旁德(Sond) 警长,那个年代,警察都是靠自己的两条腿和马的四条腿去抓罪犯的。” 后座传来老法医沃特福尔(Waterfall)的声音。

    开车的乔治·菲尔德斯特林姆(Gee·Fieldstream)补充道,“感恩圣主,让我们出生在这‘蒸汽蓬勃’的黄金年代。” 他神情庄严得像是在作汇报,又像是在背诵什么名言警句。不可置否的是,他们的确是蒸汽机和工业革命的受益者。

    “感恩圣主。” 车后座上的维多利亚和其他三个年轻警员附和。他们受过的教育让他们在两位长官面前表现得像腼腆内向的小学生。而维多利亚·布鲁克(Victoria·Brook)格外拘谨,不是因为她是这辆车上六个人里唯一的女性,而是因为她身旁坐着的是威廉. 韦德(William. Wade),省警署的见习法医,曾经的芳邻少年——从小就在她心里住下了的暗恋对象。如果不是机缘巧合被安排坐在同一排座位上,她已经忘了少女时期那颗悸动的心,曾是怎样猛烈地撞击过胸腔。

    几座小丘的黑影在窗外晃过,意味着他们已驶入城郊。车身的摇晃让威廉与她碰了好几次肩,二人都有些尴尬,没有对视,也没有说话。但此刻占据维多利亚脑海的不是浪漫的幻想,而是疑惑:坐在她身后的两个同事都在为水妖案专案组工作,为什么会派他们来处理新案件?但是车里的气氛有些严肃,她找不到合适的语句来挑起话头,所以把问题咽回肚子里酝酿。就在维多利亚刚刚组织好语言准备发问的时候,车忽然停在了山脚的铁门前。

    “下车吧!” 警长推开车门,号召道。

    松林堡是戒备森严、戒心很重的私人住宅,甚至不信任客人的交通工具。通常来访者要把名字与身份报给铁门内侧值班的保安,由保安拨通内线电话,通知管家安排接送的专车下来。所以警员们也不得不在门前下车等待。

    天光晦暗,浓雾却没有散。几个高大的男人裹着黑色的油皮大衣,站在铁栅栏外等待。他们叼着香烟,含糊地抱怨着北方的寒冷。然而在这样的——应该抱团取暖的天气里,他们与朝夕相处的同事之间还是保持着至少一臂长的距离。

    北境西部是连绵的山脉,东部是悬于海面的高地,只有中部是平原——就像是一个垛口,允许那些从乌尔夫冰原(Ulf)上如利箭般的凛风,穿透海峡的迷雾,于平原北岸登陆。冷空气长驱直入腹地后,又被分割南北两境的横亘山脉拦截,所以寒气常年流连于北方郡茂密的乔木森林间,摩挲着冰封的山颠,为北境定下苍凉的基调,也为北方人注入独特的性格。

    维多利亚伸长脖子打量着山庄,光是这直戳天空的铁门就庄严得令人心生敬畏。她仰望着这座守护着东北海岸的堡垒长大,像大多女孩一样,她自小就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参观这座堡垒,但又和大多数女孩不一样——她并不憧憬宴会厅里上流社会的酒会和舞会,而是更想用手指抚摸、感受堡垒那记载了无数英雄史诗的伤痕累累的石壁。可惜无形的阶级屏障挡在她面前,没有给过她圆梦的机会,这是她第一次靠近这座神秘的山庄。维多利亚有些失落,没想到第一次来访,是因为山庄里出了命案。

    女警又把视线转向身边的威廉,他一手提着法医的工具箱,一手插在大衣的口袋里,呆站在同事吐出的烟雾里,沉默不语。他也是在场的一行人里,除维多利亚外,唯一一个不抽烟的人。威廉在医学院的时候就跟维多利亚解释过:因为解剖过太多发黑的人类肺部,所以对烟草提不起兴趣了。回想过去青涩的时光总让维多利亚忍不住菀尔,她用深情的目光描摹浓雾里透出的威廉的轮廓,这时车轮碾压湿润泥路的声音在铁门后响起,把她的思绪才拉回当下。

    “抱歉各位警官,让你们久等了。” 山庄的司机甩着一串钥匙打开了铁门,随后又拉开了车门,微哈着腰请他们上车。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维多利亚回想起那扇大门被打开时的“咿呀——”声,都会不寒而栗,因为那天她跨入的,是一扇深渊之门。

    在仔细检查过警车后面拖着的、用于运输尸体的拖车之后,司机把它挂在山庄的专车后边,确认所有人都已上车后,发动了蒸汽引擎。

    小车绕着山体向上爬,窗外依旧只有团团棉花般的雾气,就连太阳也无法将它们撕开。维多利亚记得老一辈总说:这雾气是从平原上的“烟囱林”飘来的,在工业革命之前,在没有那些工厂的年代,雾气没有这么浓厚。这个说法是否属实,新一代海国人无法考证,而且现在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出门佩戴装有探照灯的礼帽,在街上的相遇也总是未见其人,先见其脑袋上的灯光;所有车辆,无论在白天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