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您教我做饭,这盒护手油就送您了。”
赵婶喜道:“哟,你还买了一盒送我呀。”
“是呀,您拿着吧,不然我以后都不好意思让您教我做菜。”
“那感情好,我就不客气了。”
离开荷花记,两人又去了绣坊,石蓁蓁当下秀了一朵梅花给老板娘看自己的手艺,顺利拿到了绣荷包和手帕的活计。绣一个两面带花的荷包八文钱,手帕上绣一个两寸大小的花同样六文钱,如果手帕上带上一句诗词的话更贵一些,十文钱。石蓁蓁听了只想叹气,绣一条手帕才十文钱,赚钱可真不容易。可她目前能赚钱的方法也就这些,再困难也要接下来。
离开绣坊,他们又去了买了笔墨纸砚,哪怕最便宜的文房四宝,也花了不少钱,总共是一两银子,得绣上一百条手帕才赚得回来,可没把石蓁蓁心疼死。
赵婶看她买这些东西,花了不少钱,心里只嘀咕,“蓁蓁啊,你买这笔墨纸砚做什么啊?你难不成识字?要像读书人一样做文章不成?”
石蓁蓁点点头道:“我想试试写话本,如果写成了或许能卖钱呢。”
赵婶惊道:“你真的识字啊?还会写话本?”
“我读过两年书。”
“读书啊?这很费钱啊,没个上百两银子都供不起。”赵婶啧啧感叹,“你家一定很有钱,不然怎么会送女孩子读书,男孩子都供不起呢,不过你怎么做起丫环来了?”
石蓁蓁不大想说这个,含糊道:“以前嘛,有钱的时候认过几个字,现在家境落魄了嘛”
赵婶似是明白了什么一般点点头,“可怜见的,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镇上原来有个土财主,家里挺有钱的,可惜后代不孝,那家独生子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最后落得个家财荡尽的下场。这就叫不积福,财神爷也看不上。”
石蓁蓁听了变了脸色。她爹娘对不起大娘,所以才遭了报应吗?她如今落魄道如今的地步,就是因为享了不该享受的福气,如今都要还回去了?
赵婶没注意到石蓁蓁的变化,兀自兴奋道:“你写什么话本儿啊?我最喜欢听故事了,那个七仙女和董永啦,白娘子和许仙啦,县令大老爷巧断杀人案啦,我就喜欢听这些,你写的话本是什么样的故事啊?能不能讲给我听听?”
“好呀,等回去了,我把我的话本讲给你听,哪里写的不好,赵婶你给我提提意见。”
赵婶听了有点不好意思,“我哪里会提什么意见,我就是喜欢听故事。”
再然后又买了一瓶蜂蜜和一些干桃花,总共七十五文。最后石蓁蓁在赵婶的带领下去了镇上的民信局,可是在寄信的时候她犹豫了。大哥现在应该在江南还没回来,如果她这时把信寄出去,万一落到了大娘的手里,岂不糟了?
民信局的伙计看石蓁蓁拿着一封信摇摆不定,便问道:“姑娘,你这封信寄还是不寄?”
“啊?”石蓁蓁从思绪里回过神来,想了想还是道:“不,暂时不寄了。”最终石蓁蓁决定过段日子,估计大哥回来后,保证信能落到她大哥手里的时候再寄,这样更保险一点。
赵婶看着她一上午就花了一两多的银子,虽然接了一个绣花的活计,可那挣的钱跟她花的比起来,简直就是老鼠和大象的区别。这也太能花钱了,阿诚那傻小子哪儿养得起啊,赵婶心里不禁不看好他们。
回了莫宅,差不多又到了做午饭的时候,因为知道石蓁蓁认字,赵婶对她的态度便不同了,吩咐石蓁蓁做事的时候态度温和了不少,也更加的有耐心。石蓁蓁学着切菜的时候,切丝粗细不一,切丁大小不同,赵婶也没再呵斥过她,直道:“没关系啊,慢慢学嘛。我刚切菜的时候,也这么个样子。”
下午的时候,石蓁蓁绣了两条手帕半个荷包,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晚饭过后照旧是去给莫绝读书,读过书后,莫绝回房睡觉。石蓁蓁单独留在书房记账本,她自己的账本。这是她突然决定的事情,绣了一下午的花深深体会到挣钱不容易,可今天她花了不少钱,记账本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四月二十三日晴有风
买护手油二,共计二十四文,送一于赵婶;护发油一,六十文;香胰一,二十文;文房四宝一套,一两银;蜂蜜一罐,五十五文;干桃花一两,二十文。共计花费一两一百七十九文。
绣手帕两条,共计二十文;荷包半个,四文。收入二十四文。
今日出一两又一百五十五文钱。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诚不欺我矣。
☆、第 12 章
—— 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
因为刚接手家里生意的原因,为了稳定一下江南那边的客户关系,陶恭锐压货去了江南,却没想到路上出了意外,只得折返回保定。可是回到家陶恭锐却发现妹妹不见了,便猜到他离家的这段时间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他不能为这件事大动肝火,因为母亲向来讨厌小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