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伪装好人那些年快穿 > 分卷阅读15
    费更多的精力,在她小的时候就送她去学钢琴,练声乐。

    沈珠也是很喜欢音乐的,对此也没有什么异议。

    沈渊的电子机械厂办的还算是比较顺利,但中途也免不了有一些波折在里面。

    新技术的研发没有那么简单,沈渊有一段时间就是零收入,那个时候,他就无比庆幸没有把自己的老婆也拉到这个创业团队里去,要不然的话,现在他们和两个孩子都得去喝西北风了。

    毕业的时候,对于沈渊没有加入国企,当时的系主任还特地来劝说过,沈渊成绩好,主任想为国家招揽更多的人才,但是沈渊向往的是更加广阔的蓝天。

    沈渊的弟弟们是和他一起毕业的。

    沈家老二读的是飞机制造,一毕业就被国家的研究所给挖角走了。

    老三学的是英语和法语,一毕业,就被外交部给挖走了,听老三说,领导的意思是让他先在国内驻守,然后后期派到各国的大使馆区或者是做翻译官,前景也是非常不错的。

    至于留在家里的老四,最后追上了心心念念的杨桃。

    当时,杨桃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给宋宁写了无数封的信,信纸上落满了小女生的心思还有纠结。

    无非是关于年龄方面的,最后也不知道小四用什么方式把杨桃拿下的,最后还让沈母松口,接受了这个和自己大儿子一样大的小儿媳。

    不过,只要最后的结果是好的,那么过程也就没有什么所谓了。

    毕业三年,宋宁已经做到了机械厂的领导地位,沈家老二也成为了研究团队里的骨干,自己带一个小团队,老三和自己的同事们一起,远赴米国,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外交官,老四和杨桃也顺利地从师专毕业,成为了当地最好的高中的班主任。

    沈渊的小厂子也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成功生产了一种机械手表,在沈渊的策划主持下,销量不错,分红很多,加上这三年来的积蓄,两个人在京市买下了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

    沈渊出身农村,家里面都是大平房,敞敞亮亮的,因此也就格外喜欢这种房子。

    京市的房价现在其实并不贵,但是沈渊向往的是看着就舒服,喘的过来气的四合院,要不然,两个人早就买上房子了。

    看上四合院也好,将来的升值空间比较大,宋宁因此也就没拦着,在外面租房子租了几年。

    有房子才是家,这是人们的普遍思想。既然有了房子,那么把父母接过来的事情也必须提上日程。

    为此,宋宁特地请假回家,在家里呆一周,专门去劝老两口子。

    刚开始沈父并不乐意去京市,一是因为京市里面都是些不熟悉的人,不熟悉的物,没有在老家住着有安全感。

    第二就是想守着这片老祖宗时候就存活的土地,故土难离,这是很多人的思想,人老了总要想着落叶归根。

    宋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现在家里的孩子们没有一个是在家里面的,都出去了,有正式的工作,不会有人再回来长住了。

    就算是老四,也是在县城里面,不会回到村里了。

    老两口年纪大了,需要更好地照顾还有医疗条件也需要高质量的。

    几个弟弟岁数都很小,还是沈渊照顾比较合适,再加上家里面还有俩小的,需要老两口照顾一下。

    说是照顾,其实宋宁也是可以兼顾过来的。

    只是家里有两个孩子总会热闹一点,要不然冷冷清清的,多没意思。

    最后,宋宁还说,京市离老家近,可以随时回来,一年住个两三天的也是可以的,不会有问题的。

    老两口这才松了口,收拾行李和儿媳妇一起回去了。

    刚看到家里的格局老太太就笑了:“你们买了个小平房啊,真好,这下有院子了,我正想着要是住楼房我得适应老长时间了,这个好,还能种种菜,活动活动我这把老骨头。”

    宋宁拍拍脑袋,怎么把房子这事忘记交代了,失策啊。

    沈父沈母在京市里面生存适应良好。

    在这里他们结识到了新的小伙伴,每天晚上出去溜溜弯,每天结伴买菜,在院子里面种上爱吃的蔬菜,偶尔还和孩子们一起玩一会儿,日子过得也是十分的充实。

    宋宁同样的也邀请了自己的爹妈过来。

    左右房子那么大,房间那么多,人当然是住的越多越好。

    可是那老两口子真的是倔的要命,就是觉得人老了得让儿子养,上闺女那住会遭人闲话。

    到最后,宋宁不得不妥协,只是隔三差五的一定会带孩子回来看看爸妈。

    二十年过去,沈渊已经成为一家电子制造公司的董事长,下设数十个分公司,生产不同种类的电子产品,包括手机,电脑,游戏机等,产品质量已经在业内打出名号。

    宋宁也成为了那个国营大厂的总经理级人物。

    老二在飞机制造领域颇有建树,认识了一个同为研究专员的女生,婚后,生下一个女儿,取名沈诺怡。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