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见得好。”花满楼笑道。

    街边茶楼二楼上,临街一桌的客人,恰巧听了这一段对话,他有些怀念的笑了笑,揉了揉自己的鼻尖,望向西湖的方向。

    ……

    王宴瑜二十二年的人生,从来没有过这么嘈杂的日子。

    自从段誉出现之后,他每天的日子仿佛过得飞快,从睁开眼开始,一直忙碌着,被时间的洪流裹挟着前进,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蓦然回首,不过几天,却仿佛已经过了一生。

    即使段誉一句话不说,待在旁边,都让他觉得像一锅开水一样热闹,让他没有一丝空隙去想那些烦心事。

    不去想,那些事,似乎也就不存在了一样。

    他侧过头去,看着那个小姑娘,神采飞扬,高谈阔论,每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一朵花,一根稻草,一盘菜,都能从她口里翻出花来。

    琴棋书画、诗赋文章、天文地理、易经八卦,他至今从未这样畅意的和同龄之人聊天,她能听懂他说的每一句话,看过他看过的文章,猜谜射覆,都仿佛有十足的默契。

    她没有烦恼,没有痛苦,任何时候都兴致勃勃,兴高采烈,毫不在意的向四周挥洒阳光。

    她既不追求名利,也不在意金钱,对江湖中人趋之若鹜的武功秘籍,也并没有向往,一切都纯粹、坦荡、简单,得让人羡慕。

    还有直白热烈表达的情感

    他很感谢她为他做的一切,偶尔也会觉得,这样好像也很好。竟不忍让她明白,这世间有些事,终究无法强求。

    所以,一大早,当段誉蹦跳着来找他,邀请他一道过七夕的时候,王宴瑜想了想答应了。

    他并没有带她进城玩,而是——

    王宴瑜在一片林间的空地停下来,段誉左看右看,确定这里是曼陀山庄的山后头,周围树木茂密,这里看不见杭州城,到了晚上,也看不见杭州城里的烟花。

    王宴瑜看了一头雾水的段誉一眼,指了树丛边的地方,“你站那里。”

    “哦。”段誉乖乖在树丛边站好。

    “看好了。”王宴瑜寻了个适合的方位站定,然后轻轻提步。

    段誉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步法,如此轻灵,如此玄妙,王宴瑜鹅黄的轻袍飞扬,风流云卷,扬轻猗靡,流风回雪,休迅飞凫,飘忽若神。

    这简直不是轻功,而是仙人踏云。

    “真是神仙下凡啊~”段誉盯着他飘忽若仙的身姿,眼神晶亮,把系统叮当声抛到脑后。

    王宴瑜一套步法走完,转过身来,就发现她脸色泛红,双眼亮晶晶的看着他,根本没注意方才他在做什么。

    “咚。”他抬手在她脑门上,轻弹了一下。

    段誉眨眨眼,回过神来,看向王宴瑜,“你刚才的样子,好好看呀。”

    “刚才的步法看清楚了吗?”王宴瑜问。

    嗯

    “好像是按照八卦方位?”段誉不确定的回答。

    “正是。”王宴瑜轻轻点头,“今日你若学会这套步法,我就带你进城去看灯会,如何?”

    段誉精神一震,“真的?”

    一起过七夕节,四舍五入,岂不是他们在一起了?

    进度有这么顺利的吗?

    “没错。”王宴瑜点点头。

    “好!”段誉信心百倍,“那我不止要在城里去看灯,还要在城里吃午饭!”

    “那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王宴瑜轻轻一点头,矜持的露出一点微微的笑意。

    这点微笑,恰似初云破晓,小荷初绽,美得清浅,却能动人心魄。

    段誉陡然吸了口气,就算最近时常与王宴瑜相处,他却极吝赐赠一个微笑,此时一笑,实在让她神魂俱醉。

    “好了,”王宴瑜伸手在她脑门上一弹,“还不开始学来。”

    段誉记性不错,王宴瑜又给她演练了两次,她便能似模似样的走起来,只需一些细节上稍加指点,前后总不过一个时辰,学得差不多事,还未至午时。

    不过,这一天,王宴瑜并未陪她进城看灯。

    临近午时,一个曼陀山庄的侍卫,带着一只鸽子,飞奔而来。

    鸽子带着蜡封的竹筒,竹筒内装了字条,王宴瑜看过字条,先是一愣,继而神色变得极其难看,竟是段誉至今未在他脸色上见的激烈神情。

    好在,王宴瑜到底记得段誉在,向她表示自己突然有急事出门,不能带她去城中看灯,希望她见谅。

    这自然没什么好说,既然王宴瑜有事,段誉便只好自己去城里看热闹了。

    第二十章

    段誉入城时,时候还早,不过城中已经布置起来,商铺老板,推车小贩,都在零零角角处装点喜鹊、蜘蛛、红色丝绦、同心连环之类,七夕特色的装饰。

    一些饭店茶楼,甚至把蒸制好的精致巧果,搬上街边招徕客人。

    然而段誉一家也没尝。

    钱啊!

    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