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只能是外室所出,乡长夫人能愿意?
钱娘子很满意李氏的惊讶,也猜到她想问什么,解释道:“要是外室还在,乡长夫人自然是不肯的。”
外室不在了?是自己没了,还是……
李氏心里骤然升起一阵寒意,幸好钱娘子又接着说:“那外室病死了,这位王姑娘没了倚靠,家中仆人胆大欺主,只能找了过来。”
李氏这才松了一口气,是她想太多了。
“不过……”钱娘子拖长了声音,“我原本想着,就算乡长夫人捏着鼻子容忍了这位王姑娘,但她进了乡长家,应该过得不怎么样才对,可看她今天的样子,却又不像。”
“陪她来订衣裳的是乡长夫人的婢女,说是账随便去府里报,这可不像过得不好的样子。”
李氏也认同地点头,钱娘子的店里的东西不便宜,买现成的东西还好,专门定做,需要的花费可不少。
“而且,你知道她为什么找我做衣服吗?”钱娘子转口一问,李氏被勾起了好奇心,不自觉地倾身侧耳。
钱娘子这次没再卖关子:“这位王姑娘的姓是随了她娘的,再过几天,她就要改王姓为李姓,被正式记入族谱了,还是记在乡长夫人名下,这衣服啊,据说就是为这个做的,真是奇怪了……”
李氏从钱娘子那里听了一通八卦,出门就抛到了脑后。
事情再怎么发展,和她也扯不上什么关系,也就打听一下,满足一下好奇心,听过就算。
李氏拎着篮子往旅店走,妹妹与妹夫周和就住在店里。
旅店的掌柜是周和的亲叔叔,早年外出闯荡伤了身体,不能生育,也就没有娶妻。
周和从小父母双亡,是旅店掌柜一手养大的,掌柜的对他来说和亲生父亲没什么两样,他虽然干着账房的活计,但将来是要为掌柜的养老送终,继承店铺的。
李氏还没进门,就有机灵的小二看见了,进去报了消息,于是李氏一进门,李铃正好出来迎接:“姐姐!”
她从小就和李氏的关系最好,李氏能来看她,李铃十分高兴,上前挽住李氏的手臂往后院走:
“姐姐你来的正好,上次过节收了几坛好酒,待会儿我拿上两坛给你带回去。”
“那妹夫呢?”李氏将带的肉拿出来,跨过门槛到了后院,前头的嘈杂声渐渐远离。
李铃无所谓道:“收了好几坛子,够他喝的。”
转头看见李氏带来的肉,顿时笑了:“这是姐夫让带的?”
他们旅店也供饭,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吃食,如果是李氏准备,绝不会送猪肉过来。
事实上,如果陈安不发话,李氏的确打算从钱娘子那里买盒香膏作为礼物,自从她开始学习刺绣,用过很多家店的香膏,就数钱娘子家的最好用。
“是啊,你也知道,不管是谁,只要是送礼,你姐夫就喜欢送猪肉,省心省力,也不丢面子。”李氏的话听上去像是在埋怨,但其实心里最多有些无奈。
这年头的猪肉可是好东西,对于他们这样的小老百姓来说,它或许不是最符合主人家心意的礼物,却绝对是最实在的那一份,无论什么场合都不会失礼。
李铃收了东西,不赞同道:“送肉怎么了,有些人想送还没有呢,谁会嫌肉多。”
两人在屋里坐下,李氏喝口茶清清嗓子,这才开口道:“我这次来,其实是有件事情想请你帮忙。”
“请我帮忙?”李铃眉头一皱,抓着李氏的手腕追问,“姐姐是遇上什么事情了?能帮的我一定帮。”
看她着急的样子,李氏哭笑不得,腾出另一只手拍拍她的手背:“你别紧张,没什么事儿,我就是想打听一点消息。”
李铃知道自己误会了,放松下来,笑了笑道:“我还以为姐姐是遇上了什么麻烦,只是打听一点消息,还说什么帮忙不帮忙的,吓了我一跳。”
还夸张地抚了抚胸口。
李氏被她逗笑了:“好好好,是我不对,是我不对。”
然后道出来意:“阿秀的年纪你也知道,是该到找夫家的时候了,我知道的就只有村子里的那几个,还有不少都已经定下了,想着你住在镇上,消息灵通一些,看知不知道什么合适的人选。”
“给阿秀找?”李铃一拍手,喜道,“这个没问题,镇上有个吴婶,婚嫁的消息,十里八乡她都知道,找她准没错。”
李氏:“人靠谱吗?”
“她就住这条街,十多年的好名声,是再正经不过的媒人,绝对靠谱。”然后给李氏讲了一些吴婶做成的媒,虽然数量上不如其她媒人,但和和美美的在多数。
李氏听着也觉得不错:“那就拜托妹妹了,我也不要什么大富大贵,只求找个门当户对的后生,能对我们阿秀好就行。”
李铃点点头:“行,我明天就去问,姐姐等我消息就好。”
……
“好无聊啊,爹和娘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陈秀揉了揉太阳穴,走到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