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偏执权臣的小公主丢了 > 分卷阅读9
    定能听得明白。

    宝瑞嘴里的夫人,不是甄夫人,而是瑜夫人。

    因为小公主并非王后俪姬所出。

    王后与瑜夫人本是闺中好友,两人一同入宫。

    入宫后一年,王后生下一子,取名元琛。那年瑜夫人也怀了个孩子,却在腹中夭折了,瑜夫人本来就身子弱,因伤心过度,调养了许多年也没见好。终于元琛六岁的时候,瑜夫人才又生下了一个小女儿。

    瑜夫人和王后本就是闺中好友,两人一同入宫,感情深厚,瑜夫人又很喜欢元琛,便用了同一个“元”字,为女儿取名元琼。

    空气中仍留着昨日未散的水汽,宝瑞说的话沉沉地落在元琼的心上。

    那个护身符是那个消失在众人口中很久的瑜夫人——也就是她的生母,在云一观走了九百九十九级梯特意为她求来的。

    元琼也不知道,刚刚那声略显任性的祝福有没有用。

    那祝福背后藏着的认真和严肃,是不是又被当做了儿戏。

    不过也是,在许多人看来,她大概就是个娇贵、闹腾、又讨人厌的小孩子。

    回想小时候的那几年,她确实是在众人的偏爱与疼惜中长大的。奶娘说过,自己出身那天,父皇大赦幼弱年老,母亲更是眼角眉梢都是温情笑意,抱着好不容易得来的女儿不肯放手。

    如此长大的小姑娘单纯又骄纵,会跟在母亲屁股后面奶声奶气地要她抱,会和元琛哥哥胡搅蛮缠地哭闹。

    在小时候的她看来,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而变故发生在她八岁那年,母亲落水溺死,她被过继给了王后。

    母亲说走就走了,既不是病痛,也不是牢狱,就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不谙世事的她没有任何准备地体味到了爱别离的痛苦。

    八岁,大概就是什么都还不懂,却又什么都懂了点。

    好像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小公主,却有哪里变得不一样了。

    她敏感地意识到王后并不是自己真正的母亲,生怕自己给王后添多了麻烦;她害怕随着时间的流逝,父皇会慢慢忘记她的生母,然后也慢慢地忘记她。

    为了留住曾经觉得理所当然属于自己的爱,她甚至学着说好话,学着讨好。

    但就那年她落入冰窟命悬一线时,赵元琛不顾性命救了她。

    若非赵元琛给她的这样一个念想,她或许之后根本不会醒悟过来,王后和赵王仍和以前一样对她好。

    其实后来想想,这些都是没有任何逻辑的担心,但八岁的小孩就是在那么一瞬间,有了那么多患得患失却怎么都不会告诉别人的心思。

    可多么幸运,所有真心的疼爱,都不会消失。

    五年前,她为了赵元琛闯进大殿里的事情,她心疼哥哥,不想他去晋国做质子。

    因为她比谁都希望,所有真心的人,也都能被疼爱着。

    可十岁的小孩到底还是冲动。

    甚至在他们出发去晋国前,她就后悔了,不舍得哥哥去晋国,就要不由分说把人家一起赶到敌国吗?

    世上哪有这个道理?

    元琼低着头没个方向地走,没走一会儿就发现走反了方向,步子一顿转了个身,差点撞到跟着她的宝瑞。她脑子里闪过那天宝瑞在茶楼里和人吵架的场景。

    那个大哥说话的语气还挺好笑——“你怎么知道公主时时关心、日日盼望了?”

    元琼轻轻喊了一声宝瑞:“我是真的想过,万一徐正卿意外死在了晋国,也有我的一份责任。”

    宝瑞:“公主,奴婢知道的。”

    元琼一步一步往回慢慢走着,继续说:“所以我方才心急如焚地想喊医官,也是真的担心徐正卿有什么事。”

    怎么落到别人嘴里,就变成小题大做了呢。

    -

    徐夙坐下来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唇,却未添上一点血色。

    手臂上的痛感更强了点。圈起袖子,只见裂口极大,边缘隐隐发黑,他拿出随身带着的解毒药和金疮药,咬着牙往上倒。

    过了许久,才处理好伤口。

    元琛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声:“说什么小题大做,你以前不是对她挺好的吗?小时候你还救过她。”

    “好?”徐夙放下手中杯,反问道。

    那次他跟着父亲在赵国的旧友原医官入宫,不过是和赵元琛谈话时恰巧走到花园,看到一个小孩子掉进了冰窟窿,没来得及多想就跳下去了。

    或许当时他要是多犹豫一秒,都不会再做这种事情。

    对徐夙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