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何必再提?再提,又有什么意义呢?”老夫人淡然笑道。
这么多年了,对于那些前尘往事,她早就已经放下了。
似乎已是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永安王老夫人的眼神已经多了几分柔和。
之后,顿时多了几分无奈。
他长叹一声,声音中满是掩盖不住的憔悴感,“嫂子,若是二哥在世的话,他定是不会让你遭受如此委屈的!”
“委屈什么?不委屈,只要圣上好好的,我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永安王看着她,看着这个为了别人而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女人,他的眼角一阵温热。
在他的生命中,他最为敬佩的就是自己的这个嫂子了。
她用筹帷幄,有勇有谋。帮着先皇平了不少战乱,立下了无数丰功伟绩。
明明是有着母仪天下的命运,可是偏偏却为了那个恶毒的女人甘愿背负骂名。
为了她的丈夫、为了那个的女人的孩子、为了这整个天下、她付出了那么多,可是却得到了什么?
她什么也没有得到!
不,她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在这些没有得到的得到中她只是得到了无尽的怨恨。
她带发修行,在这云台峰上受尽了所有的苦楚。
只是为了保南陵的国运昌盛,保佑那个孩子平安康健。
一眨眼,都已经过去三十年了。
三十年了,那个孩子也变成了白发斑斑的老人。
可是,三十年的岁月并没有让他心中的仇恨消失一丝一毫,反而愈发的变本加厉了。
他依旧如此怨恨她。
以至于在她的生辰上,他不但送来了水仙花,更是送了满院子的。
永安王深知水仙花代表着什么意思。
它不仅只是会令洛青伊过敏的花,更是那个女人最喜欢的花,同时也是她用来诅咒了先皇和老夫人生生世世的花。
水仙花,这三个字眼是老夫人一辈子都不愿意再想起的回忆!
而此时,皇上却送来了。
皇上是什么意思?
他就是要让老夫人记起,他就是要让老夫人想起,他就是让他自己的自以为是横亘在老夫人的心头。
他就是想要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重新播现在所有人面前!永安王决定了,从云台峰回去后他要直奔皇宫。
过往的那些事儿,他不想再说着亏心话了。
原本想着有些事情忘记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可是现在看来,他确实很有必要让那人知道,知道那些他以为的以为,究竟又是如何的以为!
——
“皇上,永安王在上书房等着您。”门口的小太监扯着公鸭嗓子禀报着。
皇上皱了皱眉头,翻了个身,“告诉他朕歇下了,不见。”
“永、永安王说了。他知道皇上并未入睡,他会一直在上书房等着您的。直到您见他为止。”
“放肆!”
皇上坐起身子,对着门口怒吼着,“这个永安王,仗着自己的辈分究竟想干什么?还想威胁朕?做梦!他爱等就等着吧,真以为朕是好说话的?!”
“皇上,您别动怒。”
依偎在他的胸前,小桃花千娇百媚的替他顺着气,“万一永安王是真有事儿找您呢?!再怎么说他也是长辈,皇上还是去瞅一瞅吧!”
“你呀!总是这么温柔体贴!”皇上笑着在她脸上摸了一把,“对了。你上次和朕说你有个妹妹,她想嫁给谁来着?”
“齐王爷!”
提到妹妹二字时,花答应的眼中闪过了一抹不明神色的晦暗。
“她怎么想着要嫁给老七?”
“回皇上的话,臣妾的胞妹自小和臣妾分离。前不久臣妾才刚刚寻到她。她是在战场上被俘虏的,送到了军营里充当军妓。幸好得齐王爷相救,他一声令下,放走了她们那些可怜的姑娘。臣妾的胞妹一路跟着难民来到进城,被买进宫做了丫鬟。可她一心念着齐王爷,和臣妾相认后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心愿。臣妾作为长姐,是真心实意想为她圆了念想的。所以皇上,求求您了,您就行行好吧……”
说话间的功夫,小桃花已是哭的梨花带雨。听的皇上心里面也酸酸的。
“别哭了,朕答应你。将浣纱赐给老七做侧妃,选个好日子让她入府吧!”
“真的?”
花答应慌忙起身,匍匐在皇上脚边:“谢主隆恩!”
“区区小事,不必多谢。你啊,安安心心的养好朕的儿子就好。其他的,不用想那么多。”
皇上坐起身子,伸了个懒腰,“朕要去应付差事了,爱妃好生歇着。”
“臣妾恭送皇上。”
送走皇上后,花答应招来了自己的贴身宫女,耳语了一番后,那宫女趁着夜色径直去了正宁宫。
与此同时,上书房。
位居下首正襟危坐的永安王虽然已经年过半百,可精神状态却依旧容朗无比。
就算是微眯着双眼,然而,淡淡的精光会在开阖间不经意的流露出来。
他的身上,有着一股与生俱来的皇室威仪。
而他的身边站着的,正是毕恭毕敬的全胜公公。
“皇上驾到!”
门口的太监高喊道。
“老臣参见皇上。”
对着永安王微微颔首,皇上入了屋,盘腿坐在炕头上,直接切入主题。
“说吧,叔父找朕是有什么事?”
皇上的语气十分冷漠,似是要比三九寒天的温度更要冷冽几分。
虽然永安王是他的叔父,他应该尊重他。
但是他知道,洛青伊那个女人可是自己这个叔父心目中的白月光。只要是和她扯上关系的人和事,无论多么位高权重,他都不屑一顾。
所以,他连先皇都从未承认过是父亲。又怎么可能会对这个叔父有好脸色呢?
纵然他们小时候一同长大亲密无间又怎么样?!
可笑至极!
看着皇上对永安王的态度依旧如故,全胜一时有些无奈。
这么多年以来,皇上一直都在误会着当初的那些事儿,误会着当时的那些人。
全胜比皇上和永安王都大上那么几岁,再者他记事儿也早,所以对于所以当年发生的那些事情,他心里也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