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春闺月 > 分卷阅读38
    ,盛玉儿的哭声戛然而止,望着盛泽宁半天,突然一头扎在他怀里,哭道:

    “三哥哥,有人要杀我!有人要杀我!”

    盛泽宁略显僵硬地由她抱着,随后看了看空荡荡的太学院,拍了拍她的后背:“你是不是看错了?这儿并没有人。”

    盛玉儿听罢,一顿,扭头看了眼身后,却见刚刚那些追着她的人,此时一个影子也没有了。

    她顿时脸色惨白,又把脸埋进了盛泽宁怀里,吓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盛泽宁今日本是收到太学院宋太保的信件前来取书,可没想到书没取成,太保人也没见着,只捞回来一个魂不守舍的盛玉儿。

    盛玉儿像是活见鬼了一般,只跟着盛泽宁哪儿也不去,盛泽宁没办法,只好把她带回殿中,让下人把旁边的卧房腾出来,供她休息。

    盛玉儿惊吓过度,浑身发冷,身上披了件盛泽宁的狐裘,坐在暖炉边发抖。

    盛泽宁替她倒了杯热茶,递过去,却见盛玉儿魂不守舍,根本不接。

    他轻叹一声,在她旁边坐下来,轻声问她:“在太学院的时候,你究竟看到什么了?”

    盛玉儿颤抖的身子微微一僵,抬起红通通的眼睛,又局促不安地低下头去。

    盛泽宁微一凝眉,道:“别怕,有什么事只管告诉三哥哥,我护着你。”

    两人从前的关系远没有那么亲密,虽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妹,但到底是皇室子女,个个儿尊贵,一朝亲,亦可一朝疏。

    盛泽宁母妃去得早,是蒋贵妃将他视为己出,一直悉心照顾。因此在众兄妹当中,盛泽宁也始终多宠爱盛思甜一些,对于年纪最小的三公主盛玉儿,他也只是尽些做哥哥的责任,年龄大了些后,就更加不经常来往。

    而盛玉儿以前一直因为盛思甜的缘故,也连带着不大喜欢他,但她深知盛泽宁的脾气和为人,确是位绝好的君子。

    她抱着膝盖啜泣半晌,抬起头,红着眼眶说:“三哥哥,我能相信你吗……”

    ……这是什么问题?

    盛泽宁顿了顿,看着尚且年幼的盛玉儿,温声道:“自然。”

    第18章 毛孩子

    盛思甜在馆驿休息了两日,两日间不见沈青行回来过,许是因为桂阳岭的事情过于棘手,一时脱不开身的缘故。

    这天楼知县的夫人孟氏突然造访,说是前两天幼儿有些腹胀不适,也未来得及亲自拜访一番,今日便提着大大小小的礼物过来了。

    孟氏出身平民,性格淳朴,送的全是福城当地的特产,盛思甜见不沾金银,便也没多拒绝,照单全收。

    孟氏怀里还抱着两岁多的孩子,是个男童,滴溜溜的小眼睛四处看,倒是很安静。

    孟氏问道:“公主刚和将军新婚不久,便南下到咱们这边城来铲除匪患,让您受苦了。”

    盛思甜不大会与人恭维,但她听得出孟氏言辞切切,是真心挚语。

    “我也没帮上什么忙,都是将军一人在操劳。”

    孟氏笑道:“是将军心疼公主,才让您在驿站好好休息。对了,公主和将军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呀?”

    外人看来,他二人是新婚夫妇,谈及子嗣也属于正常。但盛思甜却清楚自己和沈青行一直以来是水火不容的,闻言顿时喉咙一卡,僵着表情愣了一会儿,不大自在地笑了笑:

    “孩子这种事……随缘嘛,随缘。”

    孟氏只当她在害羞,笑意更深了。

    这时,孟氏怀里的孩子突然指着窗外,奶声奶气地轻闹,孟氏搂着他轻哄,盛思甜则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视线里有两个衣衫破烂的小孩儿,像僵硬的木头一般,盯着她们所靠坐的方向,馆口的侍卫见这两个小叫花子待在门口,便扶着佩刀上前轰人。

    孟氏也随着盛思甜的视线看过去,道:“是外城的小乞丐,也不知怎么跑到这儿来的。”

    盛思甜听罢,刚好见侍卫拔刀,急忙起身跑了出去,孟氏焦急地喊了一声,也抱着孩子紧随其后。

    盛思甜喝了句住手,她走到门口后,见那两个小孩儿格外眼熟,蹙眉道:“前两天我是不是见过你们?”

    一大一小两个孩子直愣愣地望着她,不说话。

    侍卫粗声喝道:“二公主问你们话呢,哑巴了?”

    他这声训斥反而提醒了盛思甜,她蹲下身,问那个稍大点的孩子道:“会说话吗?”

    对方盯了她片刻,摇了摇头。

    盛思甜身后的孟氏轻叹一声,道:“都是些可怜的孩子,既然听得见,可见不是天生聋哑,也许是经历了什么事情,才导致他们不会说话了。”

    盛思甜心说倒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这些流民曾经经历过什么,他们谁也不知道。

    她见这俩孩子跟上回一样还是破破烂烂衣衫褴褛,瘦得跟猴精似的,便问:“上回给你们的钱呢?”

    问完后,心里却突然有了答案——他们就是两个瘦弱的孩子,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