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挣7亿和第二春[重生] > 分卷阅读35
    听说了,从家里带去材料,用店里的烤箱烤了个蛋糕,受到一片赞誉。

    月底杜莹莹给老董电话,没少推销自己:“领导,给个机会吧,给您打折!”

    看在两瓶红酒的面子,老董果然带着老婆孩子光临了,大加赞赏:“年轻人有冲劲,下次部门活动就选在你这里!”

    又问“小杜啊,你还考不考研了?”

    她用力点头,“考,肯定考。”

    加上不停的宣传和口口相传,整个四月,店铺客流不断,人气很旺。

    店里是按小时收费的,每人12元/小时,柠檬水随便喝,奶茶和咖啡就得另收钱了。

    会员卡最低一次充500元,打7折,永久有效。有重度游戏迷办了几张,把准新郎于耀阳美的合不拢嘴。

    喏,他和蒋萌5月1日结婚,4月30日店铺关门,请大家吃杭州最好的BBQ,举着酒杯,“求你们了,明天别让哥看见你们三个,看好家,等着哥回来,啊?”

    五一才三天假,走不了太远,附近几所大学的学生肯定不会在宿舍睡大觉的。

    杜莹莹第一个反对,“那不行,我们要看新郎吻新娘。”

    于耀阳二话不说,搂过蒋萌狠狠亲了一口,又来了个法式舌吻,“还有谁?”

    大齐翻出一盒烟,神气活现地叼在嘴里,等着蒋萌给他点燃,吸两口,喊一声“嫂子!”

    小马哥最现实,嗷一嗓子,“累吐肝了!涨工资!”

    几杯酒下肚,于耀阳张开胳膊,把三个自己人搂在,“等着,等哥给你们带椰子回来。”

    他和蒋萌的蜜月地点选在海南,订了五星酒店,店铺挣到钱了嘛。

    于是第二天,杜莹莹守在店里,不时看一眼婚礼现场的其他同学传回的照片:伴随自己少年时期的男生,把戒指戴上其他女人的无名指。

    奇怪,上一世嫁给于耀阳的姓赵女生没有出现,更没有偶像剧和里的“第三者闯婚礼、二女争夫”的狗血剧情。

    这是怎么回事?她想不明白。

    五一假期,三人忙得团团转,连大齐的女朋友都来帮忙。于是她贴出招聘启事,三、四个人找到店里,都是店里消费过的学生。

    杜莹莹没做过HR,只参加过面试,现在轮到她挑别人,才发现选人也是技术活:

    A面相不好,不适合服务职业;B嘴巴太快,滔滔不绝地自我介绍,为表示业务熟练,拉着大齐小马哥玩起敲三家;C倒还行,却说“只能白班,晚上要陪女朋友自习”

    总体说来,直到于耀阳带着三片“海南椰子的壳”回来,也没找到合适的人。

    ◎18.第 18 章

    端午节还?没到, 杜莹莹就吃到了粽子。

    “别?烫着。”芬姨剪断细绳,剥开粽叶,热腾腾的糯米三角就露了出来, 顶部是豆沙和红枣。“吹吹。”

    茵茵等不及, 啊呜一大口,美滋滋嚼两下, 又一大口。

    杜莹莹把水端过去,见她吃完一整个粽子,自己才开始剥。

    芬姨笑她,“瞧你这当妈的, 把茵茵当三岁小孩呢,我们茵茵明年就是小学生喽!”

    她低下头:两世为人,世界似曾相识, 生活却翻天覆地,女儿是她唯一真实且把握得住的存在了。

    “娟娟该开学了吧?”娟娟是芬姨女儿李虹的独生女, 和茵茵相差一年,算一算九月就一年级了。

    提起外孙女,芬姨笑眯了眼?, 从背包摸出钱夹,里?面是芬姨和一个小女孩的合影,穿大红衣裳,应该是过年照的。

    尽管小女孩不太像芬姨,杜莹莹还?是称赞:“这个头这头发, 看着随了您。”

    “可不是, 鼻子眼?睛嘴像她爸,头发跟我一样一样的。”芬姨骄傲地把钱夹递给?杜姗姗,继续和她说, “厉害着呢,从小就像她妈,小嘴叭叭叭,动不动跟人打?架,幼儿园小同学都不敢惹她。我跟她妈说,上小学可得管好了,可不敢天天请家长。”

    杜莹莹笑,“女孩子能保护自己才好,茵茵就得锻炼锻炼。虹姐和姐夫挺好的?”

    李虹中专毕业,在百货商场做柜员,丈夫是家用电器销售,挣得都是辛苦钱。

    芬姨叹气,“好是好,挣不了几个钱,要不是我帮着,幼儿园都不让娟娟上,让她爷爷奶奶看着。”

    幼儿园才几百块吧?

    再看看芬姨的衣裳,干净是干净,洗得有点掉颜色,鞋也?发旧了--不用说,芬姨用自己的钱贴补女儿和外孙女。

    她一沉默,芬姨觉得说多了,端起另一碟糕给?三个孩子,“再尝尝这个,早晨新出锅的。”

    粉红色,马蹄状,松松软软,表面印着“定胜”两个字。

    好久没吃了,杜莹莹掰开一块,里?面是糖桂花和豆沙馅,又香又甜。

    胜?

    桌游和麻将类似,也?图个好口彩吧?

    她拎过自己的皮包,取出一盒会?员卡和笔记本,“芬姨,您看定胜糕能做成这样吗?”

    枣核型身体?,两头尖,一边连接着孔雀般的尾巴,最最普通的小鱼嘛。

    芬姨一看就笑了。“这有什么难?换个模子就得了,上面要字吗?”

    “要的。”她用手比划,“这么大,字得清楚,您每天能做多少??”

    芬姨是食品厂的,做点心糕饼是家常便饭,“一锅20个,两锅40个,哎呦,怎么,你开铺子了?”

    杜姗姗耳朵尖,立刻凑过来,“谁啊谁啊,老二你挣外快了?”

    “不是我,是我中学同学,于耀阳。”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