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王爷干了这杯友谊的酒 > 分卷阅读36
    的名字。写完了拿起来左看右看,还是很难看。难怪王爷要叹气叹得那么大声,估计她这个字确实是给瑞亲王府丢人了。话说之前王爷不是说要给我字帖的吗?怎么都没给?

    雁儿进屋问孙思朦是不是要用晚膳的时候她才发都这么晚了,外面的天都黑了。她看着外面已经完全暗下来的天色,和地上积下的那一层薄薄的雪才突然意识到:她就这样兴致勃勃地研究王爷的名字研究了一整个下午。

    她就这样兴致勃勃地研究了王爷的名字研究了一整个下午……为什么?

    然后她很清醒地意识到了:她喜欢上王爷了。

    在一个初雪的傍晚,发现了这个秘密其实也还挺美好的。

    发现这个件事并不让她觉得那么意外,就从那日中秋王爷来的时候,她像献宝似的要给王爷尝她新做的杏脯的时候,她就该意识到的。人不就是这样吗?喜欢一个人就想把自己喜欢的、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分享给他。其实那些杏脯做得也并不是那么多,若是别人她怕是舍不得给的。

    虽不意外,却也让孙思朦觉得有些不知所措。本来费尽心思要躲着他的,结果居然就喜欢上他了?将来要如何面对他?

    喜欢王爷的心意有多深她不知道,是怎么喜欢上他的她也不知道,但确定了这种心意并不是完全茫然,还有一种酸酸甜甜的快乐,她想那就是他们常说的恋爱给人带来的多巴胺还是什么胺的,可惜在这个时代她无处考证。

    将来和王爷的发展会是怎么样的,孙思朦也不知道。但她确定的是,她依然不能接受和其他福晋分享他,成为他的众多女人之一,即便与一个或两个人分享也不行。如果她能在这件事情上妥协,那她就对不起她在现代好吃好喝没受过委屈的十八年。

    其实若是在现代,她从来不觉得女人一定要强硬,要面子,要有地位,要有了争吵时等着老公先来道歉,因为她妈妈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亲力亲为地告诉孙思朦,这样的婚姻不会快乐。

    但在这里,底线却是她最不能放弃的东西。如果她允许自己点点的放弃底线,那她就会被这个时代彻底同化。她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也不信什么神什么佛,但她始终相信,人要为自己做的事情买单。她一直都相信: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所以她想,如果她真的慢慢地适应,融入甚至依赖于这个时代,她将再也没有机会回到现代。反之,如果能坚持自我,守住底线,她相信她一定能有机会回去的。

    不过现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其实都并不重要,因为这一切的前提都是王爷能平安的回来。不知王爷怎么样了,在外面是不是很凶险。孙思朦想,她该给王爷的不是思念和祝福,而是坚定的信任。她相信以王爷的能力一定能平安归来。

    下了一场雪之后似乎宣告了冬天的正式到来,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冷。北方的冬天本来就冷,再刮起些北风就更觉得冷得不想动了。王府里的下人走在路上都行色匆匆,几个院里的福晋们更是能不出门便不出门,躲在屋子里猫冬。

    府里这样的情形对孙思朦来说其实是好事,府里的人都不动了,她便是方便动了。虽然她也怕冷,可其实穿厚些也还好。更何况这古代不讲究什么科技材料,也不讲究什么轻薄,棉衣里都是实实在在的棉花,穿着虽厚重些,但却是真的暖和。

    雁儿给她缝了一副新的手套,就是清宫剧里每到冬天的场景时她最喜欢的那种毛茸茸的筒子,然后用的时候把两只手伸进去放在身前的。她选了一块最好的皮毛,是之前绸缎庄掌柜孝敬的一块狐皮,然后选了一块儿她喜欢的浅米色段子,然后雁儿仔细着给她缝,做出来果然好看又暖和。好吧,她回现代的时候想带走的东西又添了一样。

    年关将至,几个店里的生意都异常的好。她轮着在几个店里露了一次面,亲自宣布了年节的赏赐。她这个人一向大方,而且她明白赏罚分明的道理。其实经营这些店面和现代的公司一样,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干多少活,担多少责任也自然得多上赏赐。

    令人欣慰的是,古代的人似乎更单纯些,也更懂得感恩,得了赏赐的掌柜的,账房先生,伙计,都很高兴。她给的赏赐本来就比其他的店高很多,所以他们便更会死心塌地的干下去。

    不过她这个一年也露不了几次面的东家实在很难不让人好奇,不过即使再好奇,也绝对猜不到她是这京城中瑞亲王府的一个不得宠的侍妾。但低调还是要的,不光要低调,还要格外小心才行。

    所以,她已经在几个掌柜面前故意露了口风,让他们以为她也不过是真正东家的一个得力的跑腿儿的,而真正的东家则是不适合露面的大人物。这样若隐若现地效果反而好,毕竟这里是京城,大人物遍地都是,而且个个惹不起。你想猜尽管猜,猜完掂量掂量你敢不敢往外说。

    这几日都闷在房里对账,年底了,各家都把账本交上来给孙思朦审查。其实她知道这账面上并没有什么不妥,但也还是要看看。即便没错,也得心中有个数,还得适当地挑些毛病。这样才能让他们知道你不是什么都不懂只是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