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愿逢 > 分卷阅读24
    />她霎时酒醒了一半,慌忙撒开抓着安府君衣袖的手,又恢复了之前拘谨的样子。安府君见她神色有异,也抬头望了一眼,看见李太史,又看见他腰上的鸾仪卫鱼符,神色暗了一暗。

    恰在此时,御榻上,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声音响起,是大唐的傀儡皇帝、被禁足在宫苑中久未现身的李旦。

    “今日之花,是哪位巧匠所植?”

    历年洛城牡丹花最盛时,宫中会拣选一位最擅培牡丹者,为天下花匠之首,由皇帝亲手授以紫衣朱带,并赐其游街嘉赏,与万民同乐。

    因此这一天无尊无卑,最低微的花匠也可以被捧上万众之巅,享受被众人羡慕仰望的滋味,而最尊贵的皇帝也仿效高祖道家先人潇洒风流的做派,对这一日众人的嬉闹无度都必须宽饶。

    为了不破坏这一旧制,更为了让天下人看看皇帝还好好地活着,皇帝李旦才得以被他的母亲从深宫中放出来,暂时透一口气。

    李知容坐得离御榻很远,但李旦寒冷的声音响起时,她还是像受惊的兔子似地微微一抖。

    会稽山潮湿的夜雨、血的腥气与她的惨叫,三年来回想起依然清晰如昨。

    那是她的梦魇。

    然而一个声音在她身边响起,光明洪亮,短暂地震醒了她:

    “太后、圣人万寿无疆。在下南市商贾康静智。世代经营两京与蜀地丝绸交易。今日之魏紫,正是吾亲手所植。”

    安府君站起身,恭顺温良、礼数齐备,一点都没有平日里杀人放火数黑钱的昧良心样子。

    李旦爱花,也顺带对能种出奇花的巧匠青眼相加。从前他还是万众宠爱的高宗与武后幺子时,曾多次重金赏赐府上花匠,因此全长安的花农都爱往豫王府中跑。

    纵使如今变成了笼中雀,他听见与花有关的事,还是难掩激动,身子往前挪了挪,亲自宣花匠上殿受赏。

    安府君对她眨眨眼,便大步走上御榻所在的前轩。李知容此时前有狼后有虎,如坐针毡,但也只好大着胆子对他报以一笑,挺直了腰板不再去看李崔巍。

    待他在殿前站定,珠帘后却悠悠传来太后的声音:“汝便是康静智?这魏紫花种是你从何处得来?魏紫极难得,又难在中原培植,你是如何得以养出这满园魏紫?听闻若要魏紫开得好……需以人血浇灌,汝可曾杀人?”

    方才喧闹的敞轩此时一片寂静。众人都看向席中央站着的安府君,他若答得稍有差错,等着他的恐怕就不是紫袍朱带,而是万劫不复。

    然而化名为康静智的安府君却极镇定,从容从袖中掏出一支玉笛,朝御榻行礼道:

    “吾于幼时,曾与大国师明崇俨有过一面之缘。明师曾授我以催发牡丹之术,本秘不示人,但今日若不展示一番,恐见疑于太后和圣人。还请二圣允吾吹奏一曲,以证实吾并非妄言。”

    珠帘之后,原本慵懒靠在御榻一侧的太后忽地坐直,双眼直直看着席中央的人,像是自言自语般问道:“明崇俨……汝是明崇俨弟子?”

    明崇俨,容貌俊秀,风姿神异,精通数术,乾封初年授冀王李旦府文学,仪凤四年四月十五日遇刺,死于东都私宅内,年三十三。彼时也是牡丹花期。

    他是第一个自愿为武后而死的男人,却不是最后一个。

    安府君不语,只是举起玉笛,吹出一个长音。

    那声音渺远,似凤凰哀啼。满园风声一时静下来,唯有水晶帘微微浮动。

    他接着吹下去,曲子腔调古雅,咏叹反复,迂回婉转,仿佛是首情诗。一曲奏完,众人还沉浸在哀凉的情境中。

    席上静默许久,接着太后终于张口,声音却冷静了许多:“昔有萧史吹箫引凤,与秦公主弄玉双双飞升。这曲《凤鸣》,确是明崇俨之作,吾久不闻矣。然并未见汝施展术法,莫不是在欺弄吾与圣人?”

    安府君不言,只是沉默地站在原地。皇帝侧过头看了看太后,没有做声。

    席下渐渐骚动起来,有些喝醉了的贵戚甚至开始低声议论,乃至于嘲笑哄闹,要圣人下旨,给这狂妄邪佞之徒定罪。

    在当今的朝堂上,人人都是待宰羔羊,却无不喜欢看旁人的热闹。

    李知容手指在长案上轻扣,一声,两声,三声。她看见安府君握着玉笛的手动了一动,于是起身。

    席上喧闹渐渐消弭,她如同一枝移动的牡丹,行到安府君身边,朝席上行礼,与李旦四目相对。

    “臣容,曾于公主府观康公子之术,其人并非妄言。今日愿请舞,以伴康公子之曲,若园中百花仍无变化,臣与公子一同请罪。”

    太后抬了抬手,李知容颔首谢过,上前两步,安府君则默契地转身,二人眼神交错,他朝她点了点头。

    她于席中央站定,闭上眼,沉下心,听见凤凰鸣叫的声音。

    笛声清越悠扬,却不同于方才的枯寂,如同冰山融化,春水淙淙。她扬眉抬手,起势是万山高耸。

    笛声渐渐加快,似万花开遍、百鸟齐鸣。她的舞步也渐渐加快,杂沓翻飞,衣袂间金铃响动,两人的衣袖在风中被卷挟在一处,如同两片若即若离的红云。

    她按着节奏拍起手掌,伴着金铃响动,像是在进行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