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穿书的我激活了种植系统 > 分卷阅读33
    全就是把笔画拼在了一起。(注1)

    江远山:不,我们都是妹妹教的。

    “识多少字了?都会写吗?”

    张秀才又问了几个问题,江远水一一答了,把老秀才满意的当场改了主意:“明日,不,今日就与你兄长一道进学。”

    “谢先生!”

    江德柱与江王氏听了这话就知道成了,喜气洋洋的将束脩奉上,又恭维着说了几句没什么新花样的好话。

    “这,这是我们自家做的吃食,请先生尝尝。”江德柱想起来之前女儿教的话,磕磕绊绊的复述出来。

    张秀才拒不了,让小仆接了送进后院。

    等张秀才忙完一天的授课回到后院用饭,老妻破天荒的打听前面私塾的事。

    “今日是何人来访?”

    张秀才刚吃完饭还正在进行漱口环节,有些诧异老妻的心急。

    这还是自家有食不言的规矩,若是没有,只怕他一进来都问了。

    “怎么了?”

    “嗨,就是今日松香从前面带回来的吃食,小孙儿喜欢吃,想打听打听哪儿买的。”

    “什么吃食?”张秀才问,那么多吃食谁知道是哪一样。

    “一包豆,也不晓得怎么做的,吃起来又酥又香又脆。”

    这样说张秀才就想起来是什么了,江家送的那包东西。

    张秀才把吃食的来历同老妻讲了:“明日让松香去问问远山。”他亲自问多掉面。

    松香这一打听不得了,私塾里的熊孩子们都知道私塾里最大的那个哥哥家里有一种好吃的吃食。

    好吃到先生家的小孙儿都说好。

    “什么,我怎么知道的?”

    “我隔壁的隔壁坐的是先生的长孙。”

    这一波广告打的,江家的生意又红又火,隔壁一条街都是一股浓浓的酸味。

    这一忙,又是大半个月。期间经历了风大不能出摊,下雨不能出摊等各种自然意外,弄得江橙都想在镇上租赁铺子了。

    这烧柴做饭太受风雨的影响,风大,烟大,火苗乱飞;下雨直接不能出摊;烧炭又舍不得。但是租铺子又得一大笔钱,江橙又是稳健型的人,支出前必考虑家庭日常开支。简单来说就是买买买之前留钱以应对后续意外。

    之前采的蘑菇已经晒干了,江橙觉得是时候去一趟县里了。

    江橙寻了个机会指着晒的干蘑菇对老父亲说:“爹,咱们去县里把这些换成钱吧。”

    “行啊,这事得同你奶奶商量商量,我就去过一次县里。”

    江橙找到正带着杏子转悠着收拾院子的老太太,先帮忙把活做了,等老太太不耐烦要撵她时才问出口。

    “有钱还怕摸不到地方?在镇上租个车,来去也快。”

    “奶奶你去不去?”江橙邀请老太太同去。

    “我老骨头了,就不找罪受了。”老太太不出意外直接拒绝。

    等两个学生党回来后,江德柱宣布了要去县里。

    “我也想去。”早就得了风声的江桃最先表达。

    “我也是。”

    “俺也一样!”

    等等,二哥你是不是上学上傻了?跟谁学的这是?

    江远水:跟你学的啊。

    “大哥,娘,我也没去过县里,我也想去。”二婶也没忍住,表达自己的渴望。

    江橙看自己娘也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男人。

    怎么办?

    --------------------

    作者有话要说:

    注1:硬笔字与毛笔字还是有区别的。

    谢谢各位小天使们的收藏,开心*^_^*

    第17章 进县城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都去了。

    “这两个多月大伙都辛苦了,挑个日子一起去,就当歇歇。”

    除老太太不想颠簸受罪以外,其他人都去。

    “唉哟,你都不知道,这两三个月可把我累坏了。天天不是在出摊,就是在准备出摊。”江王氏等老太太走了小声表达她的辛苦。

    “就是,就没停过。”妯娌一起抱怨。

    “谁不是?地里就我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江德柱加入吐槽行列。

    不是,好好的饭后茶话会怎么变成吐槽大会了?

    “要不,请点伙计?”江橙小声提议。

    “不用!”

    四张嘴异口同声。

    好家伙,那到底是累还是不累?

    晚上睡觉前,江橙偷偷问老母亲:“娘,咱们这两个月挣了多少钱?”

    江王氏沉吟片刻,拿不准:“大概两三贯钱吧。”

    “怎么了?你是不是要用钱?”江王氏小声问女儿。

    “不是,我就问问。”江橙没多说。

    进县城的时间定在了三月二十九,私塾休沐的时间。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