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和皇帝凑合过日子 > 分卷阅读37
    />  华梓倾不知所以,乖乖听命。

    皇帝抓起她一只手,低头将她的衣袖掀开一截,白如珠玉的小臂上好几道微红的尺痕。

    华梓倾不会老实地摊着掌心去挨戒尺,还有,她吃喝不按规矩来,戒尺一般打不中手,往往会落在手腕上。

    “疼吗?”

    她垂眸,答得轻松:“不疼。”

    “华梓倾。”他突然叫她的名字,声音很轻,像清冽的花酿,香醇醉人。

    “你从来都是个有委屈不会说的人吗?”他看着她的眼睛,黑白分明,“中秋那日,姜浣雪当面告状,你不辩解;赏花宴上,人家群起攻之,你不反驳;这一次,如果不是那个小宫女来找朕,你也打算硬扛到底,或者干脆大闹春晖堂,是不是?”

    华梓倾怔怔地与他对视,想不到皇帝是个如此心思通透的人,虽然相处不久,他居然把她的想法看得这样清楚。

    她确实想着,如果死扛不住,自己大概会沦落成反下天宫的孙猴子。皇帝猜对了,可她不敢认。

    她正不知该如何回答,李成禧过来提醒了一句:“时辰到了,该上朝了。”

    皇帝走后,华梓倾好好地吃了一顿,又美美地补了会儿觉,起身后沐浴更衣,便出了春晖堂,往养心殿去。

    做尚仪这么久,她头回有这样的自觉性,皇帝从水深火热中拯救了她,她就该勤勉地做好他的贴身女官。

    春晖堂原属广慈宫,华梓倾走了没多远,闻到旁边小花园内飘出沁人心脾的酒香。

    她顺着花影斑驳的鹅卵石小路走了几步,看见太后带着人,在园中驾了个小炉子,悠然自得地煮着一壶热气腾腾的果子酒。

    她正欲上前问安,就听见太后在和南霜姑姑说话。

    “赵嬷嬷虽说是严厉了些,但梓倾丫头是哀家属意的皇后人选,自然马虎不得。”

    华梓倾乍一听这话,魂儿都快惊出天外。太后居然看上她做皇后?太后何时老眼昏花了?

    “待日后,华尚仪必定会明白太后苦心。”南霜浅笑道。

    “日后归日后,可眼下,她却不能明白。”太后叹道,“当年,华凌风是先帝的心腹之臣,又曾有救驾之功,她是华家的孙女,亦当有济世救国的胸怀才对。如今,秦曹两家争权夺利,互不相让,皇帝急于亲政,她才是最合适的后位人选。她若当了皇后,一不会使秦曹两家失衡,二不必担心新的外戚干政,只可惜皇帝太年轻,许多事,少不得哀家拉下脸面。”

    “太后不必过于忧心,华尚仪聪慧,且识大体,她自会想通的……”

    华梓倾没听南霜继续说下去,只满怀心事,轻手轻脚地转身离去。

    她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和后位扯上关系,她听懂了太后的意思,太后不希望皇后的母家太过位高权重,可同时,皇后又不能出自于普通人家。她是华凌风的孙女,并且华家已经没有可以干政的“外戚”。她想不到,原来自己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无父无母,且没个成材的兄弟。

    华梓倾刚走,南霜悄悄地回头,望了望她站过的地方,又与太后相视而笑。“该听见的,她应当都听见了。”

    太后点头:“这回,皇帝的婚期该近了。”

    “您只管放心,帝后大婚的采办事宜,从去年就开始筹备,如今,只需皇上敲定了后位人选,奴婢立马就叫尚衣局差人去量体裁衣。”

    华梓倾一路思量,不知不觉已到了养心殿。

    皇帝正低头写字,一抬眼发现研墨的换了人。他想起前日是他自己说过,养心殿的尚仪便该是他的贴身女官,现在华梓倾吃了赵嬷嬷的苦头,倒知道回来老实当差了。

    今日红袖添香,比那天的气氛强许多,皇帝写了一会儿,发现华梓倾一边研墨,一边盯着他的字看。

    他问:“你在看什么?”

    “臣若如实答了,您可不能治臣的罪。”

    皇帝听这铺垫,就知道她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他挑了下俊秀的墨眉:“说吧。”

    “都说文如其人,可您这字……倒是叫人意外。”

    不含蓄地说,就是字丑,配不上他这惊世风流的样貌。

    皇帝自知字不好,平常没人敢说,她倒是胆子大得很。他并不气恼,这是没法子的事,他本是个现代人,从前不大用毛笔,穿越过来,偏生原主也是个疏于文墨之人,他这几年时常练一练,却到底与那些根基深厚的人比不了。

    “你过来,”皇帝另取了一张纸,“写几个字让朕瞧瞧。”

    华梓倾见他真的没生气,顺从地绕到桌案这边来,提笔略一思索,写了四个字:英明神武。

    沈臻知道她的字迹素来是行云流水,如风写意,可皇帝是头回见。他心底暗暗夸赞,这一手好字不拘泥刻板,看着便觉磊落舒坦。

    他拿起笔来,认真模仿了几遍,却总觉得画龙画虎难画骨,形虽相似,却写不出她笔下的神··韵来。

    他笔没停,语气颓丧:“要想写成你这样,怕是得练上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