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退婚后我做了皇后 > 分卷阅读11
    絮道:“你阿爹一路走来实属艰辛,因着他的出身,那些世家大族瞧不起安国公府,只等着看我们的笑话。阿鸾,你可要替你阿爹争气。”

    同样的言辞,时缨从小到大听过太多,虽理解父亲不易,但却难免耳朵起茧。

    她乖乖应答了几句,送母亲离开。

    净房已烧好热水,室内灯火通明,白玉池雾气氤氲,泛着粼粼波光。

    时缨让其余婢女退下,只留了青榆和丹桂伺候,褪去衣物,慢慢走进汤池。

    二婢为她梳理头发,突然听她低声问道:“青榆,皎皎那边是什么情况?”

    青榆如实交代了时绮在河岸边的遭遇,又道:“回府后,四娘子去给老爷夫人问安,奴婢们就先告退了。”

    丹桂愤愤不平:“定是四娘子告的密,否则老爷和夫人怎会知……”

    “不是皎皎。”时缨打断了她的指控,“她虽对我有些意见,但还不至于使用这种伎俩。她若想让我难堪,何不在卫王殿下面前揭穿我?而且……”

    她没有说下去,心里突然生出一个匪夷所思的猜测。

    知道妹妹险些落水的只有青榆,可她并没有透露给任何人。

    时绮从小就爱与她斗气,但却从未公然讲过她这当姐姐的一句不是。

    父母对她和妹妹的行踪了如指掌,就仿佛亲眼所见,难道他们——

    她望着水面上跳跃的光影,陷入长久沉默。

    沐浴过后,二婢为时缨擦干头发,服侍她就寝。

    继而熄灭灯烛,轻手轻脚退出内室。

    -

    出了门,丹桂压低声音,大惑不解道:“青榆姐,三娘子为何待四娘子这般好?虽说血浓于水,但……也就咱们三娘子宽容大度,换做别人家阿姐,谁会由着阿妹整天给自己摆脸色。”

    她入府的时间晚,青榆却是跟在时缨身边多年,随她从江南来到京城。

    青榆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你有所不知,四娘子出生时未足月,从小体弱多病,差点没能立住,直到进京,老爷请了宫里的奉御来诊治,才逐渐好转。以前她常年卧病在床,三娘子与林家表兄表姐玩耍的时候,四娘子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长此以往,她不亲近三娘子也是情有可原。”

    她轻叹口气:“大娘子和二娘子去得早,三娘子就剩这一个嫡亲的阿妹,自然要对她好些。”

    又道:“以后莫再编排四娘子了,免得惹三娘子不快,给你好果子吃。”

    “是。”丹桂赧然,却不禁反驳,“三娘子宅心仁厚,才不会怪罪我。”

    她在三娘子身边伺候也有些时日了,还未曾见过她动怒,她似乎永远波澜不惊,对一切情绪都极其克制。

    但她却不是苛刻的主,今日她和青榆被老爷罚了月钱,三娘子非但自掏荷包还给她们,还额外添了许多,说是作为她犯错牵连她们的补偿。

    丹桂像模像样地举起手对天起誓:“我要留在她身边伺候一辈子。”

    青榆扑哧一笑,却是悄然在心底许下了同样的诺言。

    -

    屋里,时缨并未睡着。她在黑暗中摊开掌心,怔怔地出神。

    她的手背细腻柔软,指节纤长犹如玉雕,唯有掌中覆着些许薄茧,完全不像是属于一个养尊处优、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贵女。

    这是她不为人知的秘密,得益于英国公府帮忙,小心翼翼地隐藏了近十年。

    如今,她庆幸自己和曲明微的家人足够谨慎,否则恐怕早就通过眼线传到父母耳中。

    她出门在外的时候,父亲会派人密切监视,而且今日绝非头一回。

    只不过以往她循规蹈矩,没有留下任何把柄,也就无从知晓。

    心里五味陈杂,这种感觉就像是尊长对她全无信任,生怕她惹是生非、辱没门楣一样。

    而且她能想通的关窍,父亲绝无可能遗漏。

    但他并不介意被她发现,以他的脾性,或许还希望她得知后会更加严于律己。

    万籁俱寂,时缨合上双眼,压下心中千头万绪。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逐渐清晰可闻。

    有人在唤她的名字:“阿鸢,阿鸢。”

    是了,她曾经叫做“阿鸢”。

    这个小字是舅父所取,来长安后,父亲认为“鸢”不好,大笔一挥改为“鸾”。

    “鸾”为鸾凤,寓意她有凤凰命,没多久,她便与卫王定亲,应了父亲对她的寄望。

    而曾经叫她“阿鸢”的人,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阿鸢,我们比试一下,看谁能将河灯推得更远。我赢定……不可能!你是怎么做到的?”

    “愿赌服输吧表兄,表姐在旁边瞧得一清二楚,你比我先出手,但最后是我的跑在了前面。”

    “没错,阿鸢是胜者,阿爹和阿娘也看见了,阿兄你可不能耍赖。”

    “阿鸢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本事,当真令人刮目相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