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古代科举之路 > 分卷阅读31
    也是科举中要考到的内容,却恰恰是秦遇的弱项。他现在是一头抓瞎,又没有其他好办法,只能先背一些诗词,找找感觉。

    背诵的时候,他闭上眼,能让眼睛得到休息,他可不想变成近视眼,虽然成朝有眼镜,但用脚趾想都知道,生产水平不佳的时代,这种东西不是平民百姓用得起的。

    他背诵完毕,睁开眼就猝不及防对上赵锦堂的脸。

    秦遇:………

    赵锦堂嘿嘿笑,小声道:“我看你没背完,不敢打扰你。”

    秦遇叹了口气:“但你这样很吓人。”

    “没有了没有了,下次不会了。”

    秦遇瞥了他一眼,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这话赵锦堂都快说烂了。他懒得跟他争辩,问:“做什么?”

    “有一段文章不懂,你帮我看看。”

    秦遇目光落在赵锦堂手指的地方:“孝子不服闇,不登危……”【注1】

    秦遇试探问:“这一段话你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赵锦堂想了想,道:“有些字面上的懂一点。”

    在秦遇的眼神示意下,赵锦堂磕磕绊绊开始讲述自己的理解,好不容易说完了,他微微抬眸看向秦遇,好像一个面对教导主任的调皮学生。

    秦遇有点囧,他怎么会冒出这种想法。

    秦遇扶额,对赵锦堂道:“你严肃点,不要这般作态。”

    赵锦堂:“噢。”

    秦遇轻点书页:“你理解的大部分没错,但前面偏离了本意。”赵锦堂也是后面半段说得流利。

    这是礼记里的一段,秦遇给他讲解一番正确的意思后,又举例孝经作延伸。

    赵锦堂恍然大悟,细细琢磨后小声道:“我懂了我懂了。”

    他转过身去,没一会儿就把这段背了下来。

    秦遇在心里跟着他一起背,算是加深印象。

    他原本以为古人不通情理,墨守成规。然而学得多了,才发现古板的人是自己。

    人们常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注2】 ”这句话通俗点来说,是让人先爱己,再爱人。

    说实话,秦遇刚知道的时候,其实是惊讶的。他大概是没料到,古代人也会这么有人文精神。

    在他的刻板印象中,古代人很多时候都跟愚昧愚孝挂钩,有名的埋儿奉母,就让人心里不适。因为这种事例太多了,所以总感觉古代压抑,阴沉,是一种封建糟粕。

    就如读书这种事,好多人都觉得读书人是酸生,是除了能写几个毛笔字的废物。

    其实朝代更往前,不是这样的。

    因为接受了偏差的信息,先入为主给古人定了性。还好如今改正过来,难怪人们说常学常新。

    17.殊安寺住持

    ……

    秋日的风吹来,所有人都感觉到了清爽的凉意。

    下午散学之际,秦怀铭麻利地把东西收进书箱,快步走到秦遇身边:“我们一道儿回去。”

    赵锦堂闻言,眼珠子一转,也跟着嚷嚷:“我也要,带我一个!”

    秦遇左右看看,扬了扬眉笑而不语。

    离开私塾一段距离,秦怀铭就像飞出笼子的鸟儿,兴高采烈道:“遇弟,明日休假,我们出门玩吧。”

    秦遇:“去哪儿?”

    “来我家玩啊。”赵锦堂急吼吼提议。

    秦怀铭翻了个大白眼,“你想得美。”

    他还想邀请遇弟去秦家玩呢,但他开口了吗。还不是考虑到遇弟不自在。

    赵锦堂被否了也不恼,摸着下巴思考,不一会儿又道:“那我们去划船。”

    秦遇问他:“谁的船?”

    赵锦堂被问住了,弱弱道:“竹筏行不?”

    “不行,不安全。”秦怀铭皱着眉:“我不会凫水。”

    赵锦堂鼓着嘴嘟囔:“你怎么这么笨。”然后问秦遇:“你会吗?”

    “呃……”这把秦遇问住了。

    现代时候他是会的,而且游的很不错。但是现在连身体都变了,他也不知道会不会。

    秦遇迟疑片刻,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