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喃啊,哥哥不在的这几个月,你是不是天天在屋里打着伞。”
说小孩在屋里打伞,就是说小孩不见长个子,哥哥自己长得人高马大的,所以时常会这样笑话她,但是沈蕴如渐渐长大了,姑娘家的自尊心强,越来越听不得这样的话。
沈蕴如撇了撇嘴,她踮起脚尖用手在沈廷澜的肩膀上比划着,“哥哥,我明明长了个儿了,你敢把眼睛睁大点再看看么。”
说来也是奇怪,沈弼和沈夫人的眼睛都生得极好,偏偏沈廷澜天生长了一副微微下垂的小眼睛,小时候出去玩,也没少被大伙儿笑话他。
他闻言有些窘,轻轻咳了几声,当着父亲和母亲的面,不再和妹妹理论。
沈蕴如将这些乡土小物拿出一部分来,令丫鬟分派到各房里头去。
沈弼是沈家的二房,除了沈夫人,底下还有两位姨娘,一个叫姜姨娘,一个叫香姨娘,都各生了一个庶女。
姜姨娘所出的叫做沈蕴仪,今年十七岁,香姨娘所出的叫沈蕴滢,今年十六岁。
沈蕴如打点好后,打发了花糕、桂糖将礼物送到她们手里。
当着丫头的面,沈蕴仪和沈蕴滢都笑得很热情,谁知等这些丫头一转身,沈蕴仪便把礼物丢到地上,“谁要她房里送过来的东西,晦气得很。”
姜姨娘眼中露出几丝精明之色,“傻姑娘,谁会和钱过不去,咱们悄悄地把它卖了不就成了,能换好几个钱呢。”
沈蕴仪笑道:“还是娘想得周全。”
彼时大家都知道了沈蕴如有五年大灾劫的事,都道她这个人不祥,恐惹上晦气。故大家面上虽不露什么,但底下都很是有些忌讳,尤其是两个姨娘的女儿都到待嫁的年纪了,都想嫁个好门第,整日里烧香拜佛求福,最怕惹上一些灾祟,误了前程。
沈蕴如今晚本就是为了化煞参加睿国公府喜宴的,没想到倒惹得自己煞神上身,回房之后料想今晚又要做噩梦了,谁知她竟一夜甜梦到天亮,醒来浑身舒泰,那种美好又惊喜的感觉让她还有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
她摸了摸怀中的平安符,难道是哥哥求的平安符起作用了?只没想到,接下来一连几天,她都感觉身上像有神仙附体似的有些轻飘飘的,好事一件接连一件的发生,什么灾啊难啊的,通通都消失了。
第5章 偏见 人中龙凤,国之瑰宝
今年冬天是极寒天气,虽还未下雪,却已经冷得令人不想出门。
沈蕴如便约了家中的几个姐妹们和嫂嫂在一块儿围炉取暖。
沈蕴仪这半年来总是尽量避免与沈蕴如有过多的接触,她本想推脱身子不适不来的,但碍于沈夫人,她还是来了。
沈蕴如的嫂嫂姓王名楚楚,出身书香世家,父亲王文龢是京中有名的大儒,亦是沈弼曾经的同僚,两人同为六部官员,政见相同,交情颇深,所以自小便为沈廷澜和王楚楚定下了亲事。
淳明五年,王文龢因与内阁首辅政见不合且受到首辅亲信们的排挤和攻讦,一气之下便辞官了。辞官后京中达官显贵争相聘请他为西席,以期自家子弟蟾宫折桂。
但王文龢难请得很,需将学生相看过了才肯到府上开课授徒。被他看中的学生无一不是酷爱读书,资质过人,之后登科及第,在官场中大放异彩。
成婚七年了,生养了两个孩子,王楚楚和沈廷澜感情还是不咸不淡的,最近一两年,沈廷澜不着家的次数越来越多了,王楚楚怀疑他在外面养了人。
沈蕴如渐渐长大了以后,性子活泼率真,王楚楚烦闷之时便时常会来找她聊天,姑嫂两个很是投缘。虽说大家都知道沈蕴如犯了煞气,近之不祥,但王楚楚好像丝毫不在乎似的。
围炉的地方设在花园里的暖香坞,沈夫人早派人在房内笼了地炕,又烧了几个炭盆,一进去便觉暖融融的,当中设了一个大炭炉,炉火红旺旺的,炉上架着一块烤架,上面暖着一壶奶茶,正扑扑地冒着热气,沈蕴如坐在边上滋滋地烤着鹿肉。
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肉香和奶香。
沈蕴仪一进屋便有些心里酸酸的,沈蕴如要什么便有什么,一切都有沈夫人替她操办好,而她的屋里多烧几根炭都要掂量着,就算她身为庶姐姐,可见了沈蕴如,还是得谦卑起来,要奉承她的好,这就是托生在太太肚子里的好处。
沈夫人出身姑苏建昌侯府金氏,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且又生财有道,故家业十分鼎盛。
金氏一族男丁兴旺,金老太太生了五个儿子,好不容易才得了一个女儿,故疼爱非常,当年沈夫人风光出嫁,那嫁妆实在是丰厚,除了官中所出,单只金老太太的体己就不知搬了多少进去。
所以阖府的人都知道沈夫人有钱,沈夫人有钱,那么沈蕴如自然也很有钱。
姜姨娘是家生子,是沈弼一次醉后收进来的,这些年一直不怎么受宠,而香姨娘出身金陵耕读之家,是清白好人家的女儿,因金陵一场洪灾失去双亲,沈弼当年外放到金陵任金陵知府,赈灾时怜她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