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日离开后,便被皇伯父喊去了,刚刚回来,站在墙边,听到动静,便不受控的跳了下来。
琴晚景听着话,侧眸对上沈沅那张绝代风华的脸,“沈沅,我们从未怪你,如果不是你的话,我们已经进了琴府。”
这怎么能怪沈沅呢?相反她们很感激沈沅。
如若不是他的话,恐怕京城里,除了皇帝,没人敢接她娘的案子。
她们的路走的也会艰难许多。
炮灰的命,不好改啊。
沈沅眼眸微敛,月光洒在他的侧脸上,看不清他眼底的深情。
周梅花走到他身边,想伸手,却瞬间缩了回去,“沈……沈侯爷,谢谢你。”
沈沅光滑的眉间起了波澜,暗色的凤眸微抬,闪过无奈,“周姨,你不必这般。”
周梅花深吸了一口气,她可不敢。
谁料得到,她随意捡的,竟是一个侯爷。
琴晚景看着她娘畏惧的样子,轻声道:“沈沅,先回吧。”
“嗯。”
她看着那抹颀长的背影,眸光缠绕着忧虑,沈沅伤严重吗?
第二日,
周梅花老早便在院子转悠,时而看看墙边,时而叹叹气。
琴晚景看着她娘转来转去的模样,疑惑道:“娘,你干嘛呢?”
周梅花:“我想着要不要去叫沈侯爷吃饭?”
以前,她以为沈沅孤家寡人,怪可怜,他每日便在她家里吃,现在不一样了,那她还去喊人吃饭吗?
琴晚景笑道:“娘,你想去便去。”
周梅花吹胡子瞪眼,“我这不是不知道怎么办吗?”
琴晚景煮了猪肝汤,祛除了腥味,闻着很香。
第12章
沈沅并没有过来。
琴晚景端着那份猪肝汤,拿了一些卤肉,敲了隔壁的门。
开门的是一位年长的老人,她两手端着汤,笑了笑,“我是你们的邻居。”
老管家镬铄的眼睛中藏着精明,“你是琴姑娘吧,我们家公子今日有事回了老宅那边。”
琴晚景心下了然,浅笑道:“这是我家做的猪肝汤,送您尝一尝。”
老管家接过汤和肉,看着女子的背影,满意的点了点头。
是个不错的姑娘。
他垂头,肉的香味一个劲儿的往他鼻尖里钻,这可太香了。
“侯爷,真的是隔壁送吃的来了。”
沈沅侧躺在床上,上半身裹着的药布上,渗出了血丝,床边站了一个小厮,端着褐色的药汤,苦着脸,道:“侯爷,您该喝药了。”
老管家看着,迈进屋子的脚步,又伸了出去。
“进来。”
沈沅的声音暗哑无力。
老管家老老实实的端着汤进来了。
沈沅漆黑的眸子睨在汤上,坐了起来。
老管家:“侯爷,您快躺下。”
这伤还没好,怎得又要折腾。
昨夜皇宫有个嫔妃发了疯,拿了一把刀子,要刺杀陛下,侯爷在皇上旁边,这不上也得上,直接被捅了一刀,可心疼死他了。
沈沅抿着唇瓣,视线盯着那汤上,清冷的眸中染上柔光。
沈沅先把汤药一饮而尽,“咳咳。”
洁白的锦帕上多了几缕褐色的痕迹。
老管家心疼道:“您慢点。”
沈沅看了眼粗糙的碗沿。
老管家心领会神,将汤递了过去。
老管家看着侯爷小心翼翼拿碗的模样,苍老的眼睛酸涩不堪。
城东繁华热闹的街道,早已有了许多的商贩摆好了摊子,等着客人驻足。
“肉包子,刚出锅的肉包子……”
“卖鱼了,今天刚打的鱼,新鲜的鱼……”
“黄瓜黄瓜,两文钱一斤的黄瓜……”
“晚儿,咱们去哪边卖东西?”周梅花,初来乍到,看着熟悉的场景,手有些痒痒。
琴晚景擦着额头上的薄汗:“娘,我去问问。”
说完这话,琴晚景便拎着一块卤肉,去了一处卖糕点的摊子上。
卖糕点的老婆婆慈祥问道:“小公子,你要买点什么呢?我这摊子上的糕点可都是刚做出来的,你摸摸还热着呢?”
琴晚景谦恭道:“您好,我不是来买东西的,我家是卖卤肉的,今天刚刚来,想请问您下,这可是要交市金?”
市金便是大宣收的摊贩的商税,一般会有专人管理。
老婆婆听着她不是来买东西的,也不生气,和蔼可亲的说道:“你去最东边,有个叫朱三的市官,是专门管摊子位置的。每月交给他们两钱银子,便可找一处空地摆摊子了。”
琴晚景万分感谢,道:“谢谢您,等这是我家做的卤肉,您尝一尝。”
卖糕点的老婆婆,原本打算不要。她家里边,除了她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