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抱歉,这皇位归我 > 分卷阅读10
    州县丞武氏,这才生下了武建。后来武家遭人陷害,若不是郭常逊出手想救,这朝奉郎还有武建什么事?”

    “你从哪知道的这么多?”我不解地看着他。

    朝中大臣少说也几百,即便是天子,也认不全这些人,莫说这官臣的家境诸事了。

    而洛远珩,一个不知是何身份的人,不仅认得朝上那些大臣,还将人家的老底给扒了个精光。

    这可比皇帝都厉害啊!

    洛远珩并未告诉我真相,反而是随口扯了个慌来搪塞我:“你师父我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看得多了,知道的自然也就多了。”

    鬼都不信他说的这些话。

    若真是博览群书,有谁会闲来无事去扒人家当官的老底,然后编成书。

    要真有这样做的,朝廷上的那些人会让这本书流落民间?

    “郭常逊的举荐皇帝听进去了?”我掀起眼皮问道。

    洛远珩摇头否认:“皇帝没将武建封为礼部尚书,而是将他封为中散大夫。朝上那些老臣因此还闹了起来,领头的是江太师。”

    难怪洛远珩会说让他当中散大夫算是抬举他了。

    还真是封了个中散大夫?

    我将桌子上的碗端起来,看了看洛远珩:“还吃吗?不吃我让人收拾了?”

    “嗯,让人收了吧。”

    我走到门外,将正在清扫院子的侍女叫了进来,让她将这些饭菜都撤下去。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杀鸡儆猴,第二把火,柱国变吏曹,第三把火,礼部尚书被革职。皇帝这火倒是会点,全点在了尚书省。”

    待侍女将饭菜收拾后,我便在了木桌前。

    “三省之中,只有尚书省最不好开刀,不先点几把火烧一烧,尚书省的那些人会把皇帝当回事吗?”洛远珩抬眸望着我。

    俗话说,先易后难,堪称妙计,而卫瞿这先难后易,倒是罕见啊!

    中书门下二省皆由右相一人所管,比起那分六部的尚书省来说,让中书门下的主权回到皇帝手中,不就如那探囊取物般吗?

    “但右相就将他这皇帝放在眼里?”我用手托着下巴,歪头看着他。

    第六章 新任礼部尚书

    “右相可比尚书省的那些人识大体,当臣者,应知有所为,有所不为。”洛远珩接过侍女递来的茶,抿了一口,继续道:“尚书省的那些人可没做到这一点,不点三把火吓唬吓唬他们,莫非要点火吓这位识大体的右相?”

    也对,毕竟人家右相年纪大了,也经不住这一吓。

    礼部尚书一职,一个月内,都未定下。

    洛远珩这一个月早出晚归,也不知在忙些什么,问他他也不肯告诉我。

    不过,今日他回来的算是比较早。

    他一回来,就叫我去了书房,我便跟着去了。

    “何事?”我随手将门关好,问道。

    洛远珩从袖中掏出一封书信,递到我手中,道:“礼部尚书一职,皇帝找好了人,而且那人,你还见过。”

    我木讷地看了他一眼,便将书信打开。

    见到上面的内容,很是不解。

    “这钱民礼…为何人?之前司何职?”

    在我的印象里,钱民礼这个人命,我从未听说过,更不必说什么见没见过了。

    “钱民礼并未在朝上当职,是一介乡下莽夫。”

    我嗤笑了一声,道:“让一个乡下莽夫入尚书省,这礼部还能叫礼部吗?”

    洛远珩见我笑这钱民礼,对着我道:“可别小瞧了这钱民礼,这钱民礼啊,可是江太师举荐的。江太师举荐的人,会差到哪里去?”

    “江太师?!”听见这三个字眼,我立马不平静了。

    我对这位老太师虽然没有太大的了解,但是这老太师的事,我可听说过。

    如果说郭常逊看人的眼光准,那这老太师的眼光比他高好几倍。

    江老太师看人从来不会出错,他挑的人,现在都居于三品之上。

    “礼部尚书的位子已经空了一个月,若是还不定下人来,不等别人闹,尚书省那边先闹起来。”

    我又看向手中的那张信纸,道:“所以,江太师举荐钱民礼,主要是为了赌住尚书省的嘴?”

    洛远珩嗯了一声,接着说:“江太师做了两朝的太师,在朝中的威望远远高于皇帝,即便他的人进了尚书省,尚书省的那些人也不敢说什么。”

    “那你说我见过这钱民礼又是为何?”我问道。

    “还记得徐老夫人寿宴上,撞了你的那个小姐吗?”要不是洛远珩提了一嘴,我都忘了这件事。

    “你是说…这钱民礼,便是那个小姐?”我一脸诧异地看着他。

    洛远珩冲我点头,“钱民礼的母亲曾是徐老夫人身边的侍女,钱母让钱民礼去给徐老夫人送贺礼,钱民礼不好意思以一副乡野村夫的模样进这徐府的大门,便扮成一副女相,去送这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