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共享 > 分卷阅读13
    确认了一遍,送梅怀瑾到楼梯口。梅怀瑾拍拍她的头,亲了一下她,摆手让她回去继续忙。

    “有事我打给你。”

    梅怀瑾低头戴好口罩,电梯门合上。下午,他赶到了医院。医生说明了情况,梅先生症状轻,送医及时,赶上了最佳治疗时机,预后应该是非常良好的。梅怀瑾放下心来,他坐在一边看书,等他醒过来。

    梅怀瑾有梅先生每年的体检报告,不喝酒不抽烟,就是老熬夜。医生说年纪大了,受不得太大的压力,再加上不锻炼,身体素质差。

    自离婚后,梅先生这位学术狂人不知为何,渐渐养成了每天回家的习惯,梅怀瑾为他雇请了一位照顾生活的保姆。梅先生独身成自然,平时并无什么要求嗜好,只一心扎在他的学术研究里,少有和儿子联系的时候。

    父子都很忙碌。这些年里,连过年都不见得能团聚。

    有事保姆会及时联系梅怀瑾,大多时候,都是小吴去解决,偶尔的见面,父子针锋,氛围冷淡。现在这样子,倒是这十几年里最平和的时候。

    病床上的中年男人已生老态。年近六十,白发丛生,身体机能和新陈代谢都在走下坡路。年纪增长,体弱多病。普通人的生老病死此时就这样清晰展在梅怀瑾眼前。方才梅怀瑾签了好些单子。未来指不定更多。如果梅先生病情更严重,这时梅怀瑾需要签的就是病危通知单了。

    梅怀瑾早为自己以后养老做好了打算。以前何依竹父母、他母亲各占了人为和病逝,有这提醒在前,梅怀瑾的遗嘱里对于意外死亡和老年生活都有所安排,到时会有律师履行。

    梅先生的养老梅怀瑾负责。梅怀瑾自己也会老,若是出什么意外,医院任何的签字单都需要亲属签字。想到这儿,梅怀瑾便合上了书。

    梅怀瑾回去一星期,何依竹才接到平安电话。梅先生醒了。梅怀瑾声音很平稳:“我过些天回来,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带回来。”

    “你签完名,就赶紧回来做饭。”

    “嗯。”梅怀瑾闭上眼笑,中午的太阳很大,晒得全身发热,“小吴可真是,什么都跟你说。”他说:“你快想想我30岁的礼物了,好歹是个整数。”

    那头何依竹噫了一声:“明年的事,不急不急。”

    “那我睡不着,这事急不急?”

    回复他的是声嗤笑:“都给你带了件衣服去了。你爸可不想看见我。”

    梅怀瑾这些天面试了不少护工,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他在安排梅先生后续的生活。他在忙碌时,小吴正打来开水,倒了一杯晾着,洗了手坐下,突然听得病床上的梅先生小声问:“你们娱乐圈都……都习惯不结婚?”

    病床上那张板正的脸上,此时略微现出一点扭捏之色。小吴工作职责使然,察言观色的本领一流,只这么一点,他就看出端倪。常年严肃惯了,好处就是,即使不太好意思,也能板着脸应对。这样的神色,即使是梅怀瑾,也难得看到。古板的人,是从来不会给自己看不惯的好脸色的。小吴从毕业就一直跟着梅怀瑾,对这父子相处,知晓一些。

    问出这个问题来,对这个老人来说有些难度。活到这个年纪,还不知道怎么关心人。

    昨天梅先生呵斥梅怀瑾年纪大了也不做人事时,小吴彼时刚出门,听到了,梅怀瑾的回答是:您先管好您自己吧。小吴笑了笑,知道他想问什么,只答:“梅哥有自己的打算,私事不归我管。”

    梅先生便不问了。抿着嘴,严肃得很。他还不能激动,得休养生息,保持每天良好情绪。昨天动了气,喘不过气,咳了半天。

    父子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就是性格,实在相差太大了。小吴心里想。

    第九章

    这对父子在一个下午进行了一场平和的对话。

    天气非常好,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梅先生坚持自己走,梅怀瑾推着轮椅下楼。楼下锻炼区有不少锻炼的人。他们找了个角落,轮椅放一边,梅怀瑾戴着口罩和眼镜,陪着梅先生慢慢地行走。

    站太阳底下,衣服瞬间传热,全身筋骨都觉得舒坦。裸露在外的手背被晒得灼热,走一走,容易发汗。

    梅先生看了看,这里陪着锻炼的,护工和亲属一半一半。

    “你什么时候回去工作啊?”梅先生问。

    “不着急,开工前能安排好您。”

    梅先生便不说话了。再往前走就该有人了,打个弯折回来继续走。

    梅怀瑾说:“跟您提前说一声,明年小何正式跟您是一家人了。”

    梅先生沉默了一下,问:“你怎么想的?”

    可能是阳光太好。提起以前,语气尖锐的棱角都被热度晒融。梅先生在这次病袭中意识到,自己确实老了,心力不足。因何依竹、因梅怀瑾选择的职业与梅先生的期望相悖,这对父子剑拔弩张地对立了很多年。谁也没说服谁。

    决定了就不会变。这脾性是一脉相承,无法阻拦。

    即使那孩子的存在,会一遍一遍提醒他儿子以前。这是道永远过不去的坎。

    从始至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