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第一次 > 分卷阅读30
    情,赶紧靠上去,降下车窗。却见唐宁开门下车,涎着脸过来,提出晚上要去她那里过夜的申请。理由倒也合情合理,他房子里的热水器坏了,前几天忙,一直没空报修,刚刚开着车才突然想起来。

    余白自知是被他赖上了,叹口气,点了头,而后便眼见着唐宁欢欢喜喜回到车里,跟着她一前一后进了城区。

    两人到了她的小公寓,只一眨眼功夫,他的电脑、书、案卷,便大咧咧摊满了她的茶几,换下来的衣服已经跟她的混在一起,塞进洗衣干衣机里,以各种姿势转着圈滚来滚去。

    余白的房子不大,多了这么大个人,以及这么些东西,顿时显得凌乱拥挤。她这人有些洁癖,一时间烦得头皮发麻。可到了晚上,外面下起雨来,两人在暖黄色的灯光下一同做饭吃饭,而后又关了灯在沙发上搂着看电影,间或听到雨滴拍窗的声音,那感觉并非不好。

    有个男朋友,倒也不错,她靠着他的胸膛这样想。

    等到想完了,才惊觉自己的倒戈竟来的如此突然。两人认识这么多年,所谓的“不正当关系”也已保持许久,却是她第一次把他当成是自己的男朋友。

    虽然还没开口说出来,只这么想想,倒也不错。

    然而,人生宛如考验,次日周一,余白回去BK上班,才刚走进办公室,便看见吴东元。原定一个月的蜜月,他未曾休满就提前回来了。

    那时不过早晨九点,她看他桌上的各种资料与笔记,竞猜不出他究竟是几点开始工作的。此前的休假落下进度,待到正式上班时间,又将是车轮般的会议,所以他只能早一点再早一点。余白这样想着,隔着落地玻璃跟他打了个招呼。吴东元对她笑,又示意她看自己的办公桌。余白低头,便看见桌上有一张John Cash的唱片,是他带给她的礼物,外面没有彩纸包装,就好像在他们之间不必有那些无用的寒暄,这是两人一直就有的默契。

    那天上午,总代表召集合伙人开会,吴东元带了余白同去,因为他休假时的工作都是她在做后备。

    会上有一项议题是年中的总结,何其阳提到这半年的计费时间,与去年同期相比稍有下降,摆在面子上的理由是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但其实在座的人心里都很清楚,这几年自己手上的客户流失了多少。

    曾几何时,外资所在所有涉外交易中独步天下,可现如今中资所的律师不熟悉国际惯例,操一口蹩脚英文的年代已然过去,BK做得了的案子,至呈这样的中资所也照样可以做,而且可能做得更加周全。也许正如唐宁所说,连执业证都没有,法律意见都不能出,还算什么律师呢?

    听何代表的意思,这总结是要交到美国总部去的。余白知道,在过去这样的业绩总结一年才有一次,今年的不同似乎预示着一些变故,但具体是什么样的变故,何代表不说,旁的合伙人也不问,她便也只能胡乱猜想罢了。

    而后,Quanta的案子又被提出来。按照何其阳的想法,只要拿下Quanta,下半年的计费时间就一定会高于去年,两下平衡,数字便不会难看。于是,业绩的压力就这样转嫁到了吴东元身上。这一点连余白都可以看出来,吴东元自然不会不懂,但他对此却毫无意见,只点头笑了笑,表示没有问题。

    但这顺从里是透着傲气的。谁签下更多的客户?谁的团队贡献了最多的计费时间?有目共睹。余白猜测,他提前结束蜜月回来工作,一定也是为了Quanta。

    她又想到唐宁的提议,关于离开BK,唐宁后来一直没催过她,她自己也没有仔细考虑过,直到此时却突然有了一个明确想法——她会暂时留下,跟着吴东元把Quanta的案子做完,然后再辞职离开BK,跟唐宁一起干。

    想到此处,似有憧憬,她不自觉地漾出一点笑意。那笑容旁人都没注意到,唯有她身边的吴东元,目光停留在她侧脸,也不过两三秒。

    那周余下的日子,唐宁又在余白那里挤了两夜,后来两人都忙,又有两日未见。直到周五,余白接到他电话,说是有些材料要交给老万。

    余白以为是他没联系上老万,需要通过她父母转达。老万在瓜田工作,手机扔在棚屋里不接也是常有的事。她正要答应下来,却听唐宁道:“我是想……要么我们去你家一次吧,正好可以把材料送过去……”

    这话是用商量的口气说的,余白从没见他这样吞吞吐吐过。她起初不懂,缓了缓才品出味道,这是要见她父母的意思。而她,竟也答应了,给自己的理由是回国之后一次都没回去过,而且为了万燕的案子,母亲也一直说是要当面谢谢唐宁的。

    于是,她尽量轻描淡写跟父母打了招呼,待到周末,便带着唐宁踏上回乡的归途。

    这段路,她从念大学的时候起就常来常往,是再熟悉不过了——先开车,再坐渡轮,再开车,遥远得好似出了省。从前觉得漫长无味,但这一次却像是旅行一样。

    车还是开她的,这一点主动权她不会让出去。唐宁坐副驾位子,一开始也是不老实,不时索吻,又伸手探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