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先走。
陈秀娥翻个白眼,逆着人流挤出去。
李铭宇听从国家号召,不顾父母反对来到祖国边疆介绍贫下中农教育,站在礼堂里,他觉得自己身上的的担子更沉了,他一定不能辜负国家、学校、父母的期望。
围观的人群出现骚动,他的心绪也被扰乱,朝有动静的地方望去,只见一个穿蓝色格子衬衣、系着围裙的女生,正从第一排挤往出口,她又黑又长亮的辫子在身后左右摇晃。
“秀娥!今天知青里有个男的长得真俊!”
玉选蹲在陈秀娥旁边跟她八卦。
陈秀娥觉得玉选说的多半就是那个高个知青。
“哦,周师傅刚才问土豆什么时候弄好?”
“啊!我赶快去搞。”
玉选这姑娘单纯又热情,只是总是磨磨唧唧的,在2021年她就是典型的拖延症患者。
*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1976年2月。
这天,陈秀娥刚下班回家,走到自家院子门口时,听到院里有人在给李红说媒。
说的谁的媒?当然是今年满16岁的陈秀娥的媒!
“红啊,你家秀娥不小了,好事都来两年了吧!该考虑嫁人了。”
“翠婶,这不是秀娥身体才刚恢复嘛。”
“什么刚恢复啊!我听说她去年还差点给你们闯了大祸!”
“……”
李红沉默了,陈秀娥也猜不到她现在是什么心情。
“婶没有其他意思~我是说,秀娥是个有主意的大姑娘了,留不住啦!”
“婶,我没多想。你是有好人家介绍给秀娥吗?”
“有啊,一有好人家我就想到你了!隔壁村那个黄家啊,他家大儿子今年18岁啦,家里和你们一样都是给兵团干工的,只是老黄年初干活时候,受伤了,兵团赔了好些钱,这些钱够他家大儿子盖个新房子了。”
陈秀娥觉得悲哀啊,老子受伤换来的钱,居然要拿来给儿子讨媳妇。
“好嘛,我晚上跟秀娥说说。”
陈秀娥知道李翠花快出来了,于是跑到角落躲起来,等人走了,才走进自己院子。
李红望着女儿欲言又止,虽然她也是17岁嫁人,可陈秀娥前几年过得苦啊,她有些不忍。
陈秀娥内心可不是16岁的少女,李红的难堪和纠结,她能看得懂。
“妈,我进去了。”
“好。”
陈秀娥不会主动问,她要看李红什么时候开口。
就是没想到李红开口得那么快,第二天陈秀娥刚下班回家,李红便拉住了她。
“秀娥啊,妈有事和你说。”
李红把陈秀娥拉到院子角落。
“妈,你说。”
陈秀娥早有心理准备。
“翠婶给你介绍了个人家,那家人挺好的,今年还要专门盖一间房子,娶媳妇。”
陈秀娥不知道怎么回答,拒绝了黄家,还有马家、牛家、朱家……她父母也没有现代人的思想,只当让她嫁个好人家,就是对她好。
“妈,不是非要你嫁,咱们可以先去看看。”
李红找补,怕女儿一时接受不了。
“好。”
陈秀娥当然接受不了,但她也有暂时不嫁人的方法。
*
周末,翠婶带着李红和陈秀娥到隔壁村见黄家一家人。
隔壁村也是汉族村落,这里格局和李家村差不多,黄家住的也是土房,拢共一间,里面住着黄家五口人,黄夫现在卧床,没法出来迎客。
“这个就是,黄家大儿子,长得多精神啊!”
李翠花卖力夸奖面前壮硕的少年。
陈秀娥苦笑,是精神,精神得像头黑熊。
“呵呵呵……”
黑熊,啊,不是……黄大盯着眼前纤细又白嫩的少女憨笑。
李红觉得这家人没有翠婶说得那么好,这个黄家大儿子看上去就不太聪明。
翠婶可不管李红母女想什么,她是收了黄家的钱的,可不得使劲吹捧黄大。
“小伙子,就是要这样又高又壮,才能保护媳妇,才能干得动活啊!”
……
“黄大,快给秀娥倒杯水啊。”
黄母提点儿子。
陈秀娥见黄大高高兴兴跑去倒水的模样,就清楚——考验演技的时候到了。
黄大把口缸递给陈秀娥,两人手指一碰,原本精神的女孩突然倒地,眼歪嘴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