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不理会,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一起来九儿这小丫头热好的早膳就端了过来,虽然油荤大了些,可这味道也不错,比起她在前世下厨做的饭菜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她也明白三夫人用意,要是这味道不好的话,她又哪里会吃得下,吃不下又怎么会胖。
现在虽说是被老夫人禁了足,可看着小姐现在的样子,九儿觉得小姐比以前开心多了,就连带她跟喜翠的日子也好过了不少。不用每天早上早早的起来,起来之后也没有多少事要做。她们这个院子不大,除了秋天地上的落叶有些多,像这样的春天不用每天都扫,小姐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伺候起来也不累人。
除了平时不能随意出这院门,两个丫鬟的日子,可以说是比其它院子的哪一个丫鬟都舒服。喜翠虽然看着四姑娘的样子不像是被禁足,每天过的那叫一个舒坦,就连她都有些羡慕,可她在这院子的日子也不差,等到去三夫人那边回话的时候,就说四姑娘现在很不好,人也一天天胖了起来。她这么做也不怕三夫人那边发现,一个四姑娘还不至于让三夫人费那么大的心思。
这一点上,九儿的功劳可不小,按小姐的吩咐,每天都在喜翠的耳边念叨。今天不是哪个丫鬟累得晕了过去,明天就是哪个院的丫鬟做错了事,让院子的主子给罚了。
喜翠一到秦府就一直在四娘的院子里当差,要说别的主子院子她还真的没有去过,不过就算九儿不说,她以前对这些个事也听说了不少,只是九儿这么一提,又把她以前的记忆给翻了出来。
心里想了想,去别的小姐院里,她还真怕自个散慢惯了做不来,在说现在在四小姐这边也不错,又不需要担心那么多,活还少,最主要的是,三夫人那边为了让她听话,还时不时的赏她一些个小玩意,那些东西虽然不算什么,可那也比没有的强,光这两年,她就赞了二两银子。
打发了喜翠那边,四娘可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第十二章 写书
四娘在这诺大的一个秦府,也就只能算是一个小人物,府上根本就没有人在意,四娘要的也正是这个效果。
不过四娘可没有闲着,在院子里待的无聊,就让九儿出府的时候给她买几本话本子解闷。老夫人只是禁了她的足,倒是没禁她院里的两个丫鬟。
只是一连买了三本,看了几页就实在看不下去,那上面写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就这样的书还有人买?
看到小姐兴志缺缺,九儿有些无奈,“小姐,你这要求也太高了,这书可不便宜,光是这其中的一本就花了二百个铜板。再说了,奴婢看这上面的字都一样,也没有什么不同?”
这丫头,都不知道要说她什么好,这怎么能一样。她这人过的不好点没事,可这没书没手机没电脑的日子,她要怎么过!
不过等等,刚才九儿说什么?就这么一小本就要二百个铜板!略一想,心中就有了主意,她可以写话本子出去卖给书斋,挣得肯定不少。这样即能够打发时间,又能够赚到银子,何乐而不为。
“九儿,你说,要是我写话本子,会不会有人看?”
“小姐,你说的那叫什么话,小姐这么聪明,写出来一定有人看。而且奴婢买这话本子的时候小姐是没有看到,那买的人可多了,奴婢排了好久才买到。”
就知道问这丫头准这么说,在这小丫头的心里,她就是集聪明美丽善良于一体的圣人,妈呀,想不下去了。
想起就是干,花了几天的时间,写了一本梁山伯写祝英台的故事,让九儿带出去卖给书斋。
为这,四娘可是提前几天就开始训练九儿,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她倒是很想出去看一看,可她现在被禁足不说,就算是不被禁足,她也不可能出府去。这当庶女的可不是说你想出去就出去,还要去当家主母那里报备。三夫人那里本来就看她不顺眼,她在凑上去,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她才不去受那个气。
从穿过来到现在,她都还没有出过秦府的大门,脑海里原主的记忆,也只是三年前跟李氏去上香的时候出过府,想想她就心酸。
到了十六那一天,九儿到了角门,还没有等方婆子查,就把她带出去的那本书拿了出来。
“方妈妈,这是我家小姐手抄的佛经,让我带出去捐到庙里,妈妈看看可有不妥?”这个还是她早上出门的时候小姐告诉她的,有时候这人呐,你把东西大大方方的拿出来,她也就不会怀疑,你越是遮掩,别人就越觉得你有问题。
方婆子看了看,确实是一本手抄的书,不疑有它,九儿也就顺利的带出了府。
“九儿,你可记好了,就一个时辰。”
“方妈妈放心好了。”
怕九儿人小吃亏,四娘还专门让九儿去城里最大的那一家墨斋,四娘相信,这墨斋能在绵城开得那样大,在信誉方面应该差不到哪去,在说了,要是墨斋想长期跟她合作下去,这价钱方面一定不会太低。
九儿出了府,按小姐的吩咐,先是去成衣铺子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