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我的信仰是祖国[快穿] > 分卷阅读23
    张树森脸上没什么表情,只定定地看着他们。

    学生们心中虽不服气,但也担心之前的行为真的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不由都有些沮丧地低下了头。

    而一直故作严肃的张树森却在这时笑了起来。

    “做得好。”

    他沉声这样说道。

    臊眉耷眼的学生们听到这话,精神顿时为之一振,双眼亮晶晶地看向张树森。

    张树森目光温和地看着这群眼神明亮的年轻人,继续说道:“我们为什么要造原.子弹?因为别的有原.子弹的国家看到我们没有,就试图用它来制约、控制我们。我们造它,就是为了保卫祖国的自由和尊严。那我有什么理由,因为你们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而有所责难呢?”

    “记住了孩子们,咱们华夏人的脊梁,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被压弯!”张树森拍了拍最前方庄星苒的肩膀,笑道:“你们今天做得很好!”

    年轻的学生们下意识挺直了脊背,脸上原本的惶惶也尽数被自豪所取代。

    他们看着身边的同胞,眼睛里都写着同一行字。这也是他们从这一刻起,未来谨记了一生的座右铭——

    华夏脊梁,永不弯曲!

    第12章 荒漠龙吟12决裂危机。

    参观那日的事情于苏国团队而言似乎只是一个小插曲,但对于培训班的学生们来说,却成了敦促他们拼命前进的重要节点。

    从那一刻开始,“造原.子弹”在这群十几二十岁的少年人心中,不再只是一项光荣的任务,更成为了他们年轻生命里最重要的奋斗目标。

    向前,再向前!加快,再加快!

    为了祖国的自由!为了华夏的尊严!

    而在他们不知苦累的拼命学习之时,全国还有更多的同胞,也都在为这一个共同的目标奋不顾身。

    数以万计的人民自愿加入危险的寻矿、采矿队伍,赤手空拳从地里刨出一块又一块铀矿石。

    电影《金银滩》悄然下架,华夏首个核.武器基地——221厂,在无数隐姓埋名的科学家、军人以及技术工作者的血汗之下,默默于人迹罕至的西北高原拔地而起。

    成千上万的部队战士们从飞沙走石的戈壁滩,辗转前往枯骨累累的“死亡之海”,勘察、寻找合适的核试验靶场。

    华夏第一台回旋加速器调试出束,第一座实验性重水原子反应堆紧随其后实现首次临界。

    这一切,都代表着国家正一步步跨进原子能时代。

    然而就在大家都在为这些喜人进展开怀,为即将来临的成功欢欣鼓舞之时,“决裂”的步伐却已悄然而至……

    首都北郊。

    张树森风尘仆仆地从湘南出差归来,同领导汇报完工作,第一时间来到学生们所在的理论研究部。

    刚走到门口,便听到了庄星苒的声音。

    “还是不对,结果都和之前算出来的起始弹道不匹配。以馨、耀辉,你们带组员从上次的数据重新进行计算,每组再各自细分成两组,分阶段核算,方便出现不同结果时缩小排查范围。”

    “好的。”

    众人没有异议,迅速分配好核算任务,井然有序地回归座位,重新投入到计算当中。

    一时间,室内又剩下熟悉的拨算盘声。

    短短一年多学习工作的时间,这些学生便以令人震惊的速度成长起来,飞快地褪去了当初的青涩,俨然都已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

    张树森在门口站着看了会儿,疲倦的眉目间尽是欣慰。

    他心神一松,喉间的痒意便控制不住,抬手掩唇闷声咳了起来。

    学生们这才发现他的存在。

    庄星苒看到张树森的脸色,蹙眉问:“您生病了?”

    张树森摆摆手,不甚在意地回答:“一点小感冒,晚上回去就吃药,没事。”

    不同于自己的学生,张树森作为核.武器研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不仅要管理论数据,还要常常去往各地进行跟进。

    如果说从前他是舍不得浪费一分钟,现在便是恨不得一秒钟能够掰成两秒钟来用。

    庄星苒眉心拧得更紧,还想提醒两句,对方却已经岔开话题,询问起大家这段时间的工作进度来。

    各小组组长简明扼要地汇报了这一个多月的工作情况,庄星苒也提起了自己组内正在进行的模型计算。

    “我们得出的结果,和瓦列里安专家之前在模型方案课上提供的数据对不上。”

    张树森接过写得密密麻麻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