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一个招娣的重生 > 分卷阅读26
    哭,宋大明和李桂香只会骂二姐是个白眼狼,从来也没想过要去找她。

    倒是几年后听老乡说在云南一个著名风景区见过改凤,她结婚生子,开了家客栈。也不知道真假。

    唉,二姐是她们三姐妹中最早看清“家人”真面目,并且敢于反抗的。

    秋凤还迷糊着:“不回家过年?你们厂子那时候不开工,你什么呢?”

    改凤咧嘴笑,“赚钱啊!”

    “我们宿舍八个人,算上我倒有一半不回家,我跟另外三个商量好了,从厂里批发些外贸衣服鞋子,春节拿到花市去卖!去年有人去花市摆摊,几天就赚了两千多!一个人两千多。”

    “两千多?”秋凤都傻了。

    宋招娣急忙问,“二姐,你们还缺人不?算我一个?”她现在那点钱太少了,不管逃走后去了哪里住宿要钱,找工作也要押金,万一生病了更得要钱,她必须得再多存点钱。

    改凤有点为难,“今年怕是不行。明年吧,明年就咱姐妹俩,不带别人!”她心里想,小妹这会儿哪有本钱啊,还不是要她出本钱,她打打工就能跟她分钱了?

    宋招娣也不气馁,就算不能和二姐搭伙卖衣服,她现在有了启动资金,不能卖点别的东西么?

    G市的春节花市其实不止是卖年花春联的,还卖年节食品,各色小吃,衣服饰品,几乎什么都卖,她可以摆小摊卖吃的,嗯……宿舍里不方便做吃的,就算能做,从工厂运到花市也是个问题。

    除了花市还有大学城呢。那也是个极好的赚钱地方。

    宋招娣看到成群的工人排队打IC电话时就想,她可以到市中心邮电局旁边批发些IC电话卡到大学宿舍上门推销,再搭配些其他小商品。

    大学生是最可爱的肥羊。他们不用担心生计,也不会斤斤计较十几二十块钱,而且不少人对钱没什么概念,还没养成计划花钱的习惯。

    从前她在大学边上摆过小摊,晚自习结束,学校食堂没几家还营业,学生们一群一群来买她的串串香、麻辣烫,煮个方便面三块,加根火腿肠加一块,再加个蛋又是一块,一碗面成本才多少?尤其是冬天期末考试时,图书馆通宵开着,天越冷,学生们的食欲越旺盛,从晚上□□点干到凌晨两三点,一晚上能净赚几百呢,就是冷得太受罪。

    她心里快速盘算,现在离春节还早,先去大学城做点小买卖也好,也许可以从二姐厂子批发点缎带花边,做些发夹之类的小饰品到女生宿舍卖。

    “二姐,你们服装厂是不是还卖碎布头、花边什么的?”

    “当然有啊!布头看你要什么样的,好多都是按斤称,花边、缎带、蕾丝这些也有好多用不完的。”

    “我想做发夹之类的小饰品,到大学女生宿舍上门推销!你觉得怎么样?”

    “大学城?”改凤一怔,“什么地方?”

    宋招娣这才想起来,G市大学城在2003年才开建,这时候压根没影呢!

    她糊弄过去,“啊,就是中大!你下次轮休是什么时候?”

    秋凤看到两个妹妹兴致勃勃商量起怎么赚钱,完全不提回老家过年的事,急了,“你俩还起劲了!你们不回家过年,我跟咱爸妈怎么交待?”

    改凤撇撇嘴,“哼,你就只想着给爸妈交待,你就没想过我们回去是过年还是去当奴隶?”

    她越说越气,“在工厂的时候再累,那也还有个倒班的时候呢!下了班好吃好喝,没人管你闲事,洗完澡还能看会儿电视听听歌。回家?回家就是去伺候咱爸妈还有小宝!去年春节那么冷,咱俩一年就在家那么几天,结果咱妈可倒好,攒了一堆脏被套脏衣服等我们回去洗,咱们俩手都长冻疮了,你全忘了?实话跟你说吧,去年我手上长冻疮那时候我就打定了主意,那个家谁爱回谁回,反正我不回!”

    秋凤听到这儿,仿佛又感到冻疮那种钻心的痒和疼,她搓了搓手掌边缘,低下头。

    宋招娣吃了口红豆冰,“大姐,其实你也不想回家过年,对吧?”

    秋凤用勺子搅搅红豆冰,没吭声。

    宋招娣这时的内核可是个见多了人心的大妈,怎么看不出秋凤已经动心了,立刻撺掇说,“大姐,要不你和徐大哥商量商量,你俩也留下?咱们一起到花市做点小买卖?”

    改凤极力赞成,“对啊,咱们留在G市做点什么不行?春节期间市区的店铺只大年初一歇一天,好多人家在饭馆定年夜饭,哪哪儿都缺人,咱就不做小买卖,去打几天工,再加上红包,一个春节假期最少也有几百块吧?回家一趟,没钱赚还得挨冻还要干活儿,还要往外出钱!你就快结婚了,不多给自己攒点嫁妆指望咱爸妈么?那你可指望不着。就那两万块够干啥?到了婆家也没底气。”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