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胜利的是司徒皇帝罢了!
司徒皇帝也是崛起于平民,知道百姓们的困苦,也知道百姓们所要的不多,吃饱穿暖即可。
而造成百姓们的苦难的往往就是这些世家大族的吞并土地,最后遭殃的却是前朝皇帝!
所有的罪名都被朝廷和前朝皇帝给背了黑锅,百姓们也将怨气撒到了朝廷之上。
等坐上皇位之后,司徒皇帝也不是恩将仇报之人,但是坐上皇位之后站得高看得远,也明白了很多原来没有看明白的事情。
他似乎知道前朝末位皇帝最后也想要改革,只不过他抵挡不住世家大族的势力罢了!
对于世家大族来说,百姓有怨气那就拿皇帝祭天,反正世家大族还可以继续中庸之策,牢牢的把持着自己的财产。
甚至有不少的世家大族,还可以发一笔“国难财”,世家大族隐秘起来,猥琐发育。
朝中官员中流传着一句话:‘皇帝可以轮流坐,千年世家不断传承。’就连朝廷的官员们都有一部分来自世家大族,或者和世家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换了新朝又怎样?继续老政策,世家大族继续发展,最后还是会走前朝的老路子。
………
再次出现农民起义,到时候再换一个新皇帝罢了。’所以基于前朝的认识,司徒皇帝自从当上皇帝之后,开始有计划有目的的蚕食着世家大族,扶持平民出身的官员。
找了很多借口,慢慢的宰掉了不少的世家大族,一边和一些世家大族联姻,一边悄无声息的干掉不太重要的世家。
十多年的时间,世家大族的声音在朝堂当中愈发的见小,但是世家大族的力量不容小觑。
不少的世家大族的底牌,就连司徒皇帝自己都不知道,但是司徒皇帝却知道他的方法见效了,因为这些世家大族已经忍不住了。
世家明显已经知道司徒皇帝是一个不傻的皇帝,没有办法明面上的糊弄。
但是下一任皇帝就不一定精明啦,下下一代呢?
蜗居在江南的世家大族,砍掉在其他地方的势力,回到江南,将这片地区牢牢的把持住,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也同进同退。
同时也在疯狂的试探其他的道路,世家已经觉醒,他们和皇帝之间的博弈也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
世家向书院的学子输入一种思想,毕竟学子们学成之后也想当官,也想让自己的家族永远的长胜下去。
而此时的刘瑞事件,其实就是一次博弈。皇帝和世家大族之间的一次顶峰决斗。
毕竟按照司徒皇帝的想法就该直接秋后问斩!
毕竟按照律法而言,刘瑞已经违反了朝廷的律法。
但是皇帝主推的儒家思想,也是巩固自己的统治,现在却成了绊脚石,世家大族在逼司徒皇地低头!
放了刘瑞,成全刘瑞的名声,也就是向所有的学子表示儒家思想大过刑法。
但是司徒皇帝不愿低头!又不愿意将所有的学子都逼死,毕竟这些年轻上头的学子们都是别人手中的棋子。
所以刘瑞事件一直到此都僵持住,而这仅仅是众多事情当中比较有名气的一件事情罢了!
全国盐价飙升,江南地方有盐井,盐可是百姓生活当中最不可缺少的存在。
……
太多的事情目前僵持住了,司徒皇帝也找不出来有效的方法。
不过众多学子的理念,有很大不同,所以没有形成非常强大的舆论压力。
想到这时,司徒皇弟突然间从心中一颤,觉得他似乎知道了唐大儒为什么不下山了。
如果唐大儒真的接了圣旨下山而来,基本上已经统治了所有学子们的观点,成为真正上文人的领袖!
万一唐大儒的思想和皇上的思想是相左,到时候可怎么办呢?!
唐大儒再给自己留时间改错呀~唐大儒真不愧是当世圣人,明白再怎么做,对全天下百姓最好呀,没有因小家而失大家。
司徒皇帝叹了一口气,眼神幽怨,可惜知己难求啊,就连自己的皇子们都没有几个能理解自己的想法呀~“唐大儒,朕真的是想见你了呢?你我二人是否能携手将这个王朝推上盛世呢!”
司徒皇帝信心满满的说道,他觉得人生在世还是需要有个知心知己。
上天待他不薄,司徒皇帝觉得自己还能再奋战20年!
司徒皇帝满怀期待,他要等唐大儒来京城时,出城远迎!
唐大儒打了几个喷嚏,是这些天接二连三的打喷嚏了,他总觉得背后有人不停地念叨着自己。
实力之强大,让他都能感受到威力!
“父亲要不要让大夫过来问诊,这些天您不停的打喷嚏,可是得了风寒?”
唐康柏小心翼翼的问道,手里还捧着今天要读的古书。
“不用,继续看你的书。一会儿我要抽查了。”
唐大儒一脸严肃的摆摆手,表示自己不需要,示意两个儿子,别废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