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落魄公主沦为权臣棋子 > 分卷阅读20
    。

    ——早先传闻宋统领要尚的是长乐公主,没想到长安公主后来居上,我们都小瞧了那乐家三小姐,好手段啊。

    轿中乐妤微微蹙眉,百姓们歪曲事实的本领也是挺大。

    而后又有人说道:

    ——不过听闻长乐公主在长安面前是黯然失色,春波苑花魁独兰小姐也要逊色几分,宋统领这才换了人。

    ——瞧你说的,你当尚公主是小事,想换就换?

    ——那可不一定,按宋统领这只手遮天的权势,就算想要后妃怕也是轻而易举。

    ——那我倒想瞧瞧这长安公主到底是何等美貌,能让宋统领折服。

    乐妤不知前头骑马的宋统领本人有没有听到这些闲言碎语,她倒是听得挺开心。就仿若说书,有头有尾,不熟知的人定然深信不疑。

    婚仪车架从街头排到街尾,望不到尽头,百姓们都放下手里活计,来参与这场盛世空前的热闹。

    直到走了京城好几条街市,花轿才在左相府门前停下。

    宋景一跃下马,走到花轿前,朝里伸出手。

    乐妤看着眼前这双大了她一圈、稍磨了些茧子的手,心里有些犹豫。

    以前在酒楼的时候,有个乐姬告诉过她,牵手拥抱甚至亲吻,这些亲密的事都要和相爱的男子做才有意义。

    可是他们连相熟都算不上。

    直到宫里派来的嬷嬷在轿旁轻咳了声,乐妤才把手覆在他手心,小心扶着喜服裙摆下了花轿。

    相府仆妇早已等候在门口,还有些小童,也叽叽喳喳说着话。

    喜娘说了些吉利话,乐妤跨过火盆,往里走。

    再然后便是听喜娘吩咐行事,参拜天地高堂。她看不见,但听见周围的笑意围着她,让她一时也觉得这是一段美好姻缘。

    但唯一让她不解的事,明明从正门到前厅走了几步便到,可为何前厅到喜房距离如此远?足足走了有一刻钟。

    后来还上了个小山,不说乐妤,连有点功夫的小七都气喘吁吁了。

    入了喜房又是一堆繁琐的流程,喝交杯、结连理、暖房,等看热闹的人群全部散去,房内只剩下乐妤宋景两人。

    可乐妤以为身边人是小七,脱了力靠着他身上,撒娇道:“小七,成婚实在太累了。”

    隐隐约约觉得不对劲,这不是小七的体型,味道也不是小七的味道。

    是宋景。

    乐妤立时正身,不再说话。

    宋景眉梢上扬,轻笑,“你暂且歇会,我去招待宾客。”

    “是。”

    可乐妤一颗心“砰砰”的还是停不下来。

    --

    等宋景走后,小七才进门服侍。

    乐妤自顾掀开了盖头,入目是满堂红,桌上、塌前,连椅子上盖了红布,到处散落着花生、红枣等寓意吉祥的物品。

    乐妤此刻坐在喜床上,身侧是一床百子被,枕头枕巾也绣满形态各异的小孩。头上悬挂着大红锦绣龙凤双喜床幔,就连勾着床幔的勾子也是夺目的红。

    屋内装饰也极尽奢华,重重幔帘将内间和外间隔开来,桌上堆满了红色物件,地上毯子也精致绣着鸳鸯戏水。再抬眼望向那玲珑喜烛台,将屋子照得亮如白昼。

    明明还是夏末,可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屋子里却凉快得很。

    乐妤收回视线,朝小七道:“小七,你来,帮我把凤冠卸了。”

    “可喜娘说了,喜帕还得新郎官回来揭,现在就卸了凤冠是不是不妥?”

    “不碍事,你卸便是了。”今晚宋景来不来还是一回事呢,自己再不想顶着这千斤重的发饰,等一个不知是否回来的人。

    卸了凤冠,乐妤不满足,脱了喜服又让小七去备热水净身。

    从净室出来,才觉得整个人重新活了过来。

    小七拿了干净的汗巾给乐妤绞发,边说道:“小姐,今日累着了吧?”

    “嗯。”

    “我瞧着都累得慌,尤其是那段路,又是竹林,又是山坡的,这宋统领住的地方可真偏僻。”小七埋怨道,“不过我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院子,嗯……不知如何形容,反正小姐你明日见了就知道了。”

    乐妤没接话,小七又自顾说起来:“我瞧着宋丞相和宋夫人都是好相处的主,你们拜堂时两人都笑眯眯的,看起来高兴极了。不过相府人太多了,小孩就好几个,我都认不清谁是谁。”

    “你第一天来当然认不清了,明日奉茶你可得好好记着。”乐妤叮嘱道。

    “知道啦!”小七撅嘴,又道:“小姐饿了吧,我去让厨房备点菜?”

    一天下来,疲惫赶走了饿意,这会歇下,才发现自己都没进过食。

    “去吧。”

    第12章 装睡

    乐妤接过汗巾,细细擦拭着秀发。

    眼前是备好的胭脂,都是上好脂粉铺的料子,再旁边是各种头饰挂坠,发簪、发钗、步摇、珠花一应俱全,看起来都出自名家之手。

    这相府富庶不比皇宫差。

    但她没想到,今日宋景倒是格外配合,入新房时喜娘让做什么他是一点也不含糊,只是最后家里小辈要闹洞房才出声喝止了。

    无论出自何种缘由,她都感谢他给予的体面。

    乐妤待长发干得差不多了,起身走到外间,那里放了几个箱子,都是她的贴身物品。

    那个最大的箱子里,有母亲留给她的瑶琴。

    五年前,乐妤随身带走的物品不多,只拿了轻便的短笛,瑶琴却一直留在乐府。

    前段时日,差了宫里的公公去乐府问询,才知道蒋氏的旧物还在,乐妤当即命人收了过去,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