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方一茗还真没想到这一点,仔细瞧瞧,除了裴澄宇在脸上的淤青消散后露出原本俊秀俊雅的面庞,怎么看都是典型的美少年。而那四个小的长相都各具特色,跟秀气俊美沾不上边,尤其是方靖的小眯眯眼加上原本过瘦的面庞,两腮上还有不少雀斑,原本还有个小麻子的外号,加上尖嘴猴腮确实不怎么好看,也难怪会被人歧视。

    可要论起记性和算术来,他只比裴澄宇差一点,每次教课的时候,方一茗感觉他进步飞快,可没想到因为这张脸,这孩子居然只想做个幕后账房而不敢去参加科举。可见看脸的世界,从古到今,都是如此现实地存在颜值偏见和歧视,让这孩子打小就埋了这么深的自卑心理。

    连皇帝选士的时候,都会看脸,更何况寻常百姓。

    方一茗叹口气,也只能安慰他,“如果你无才无学的时候,别人当然先看脸,可如果你的文章诗词写的好,或是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的才华,能够让世人惊艳,那就不会有人再去关注你的容貌。”

    毕竟,除了靠脸吃饭之外,绝大多数人,还是得靠本事吃饭。

    就比如今晚送来的主食,是厨房那边按照方一茗的要求砌的烤炉,烤出的第一炉酥饼。

    起初方一茗只是因为得了系统奖励的“明心”芝麻,忽然想做点芝麻酥饼吃,早在汉代的时候,中原的胡麻饼就已经是主食之一,但做法类似后世的麻酱烧饼,和她想要烤制的芝麻薄脆饼还不一样。

    可没想到她将做法告诉厨娘后,那边却做出来一种叫“酥琼叶”的脆饼。

    曾有诗云:削成琼叶片,嚼作雪花声。

    这酥饼被擀成薄脆,涂了蜜刷了油,烤得又香又脆,配着这么个诗情画意的名字,让方一茗开始还以为是什么特别的美食,结果上来就是烤薄饼。

    方一茗拿着“酥琼叶”薄饼一边吃一边告诉方靖,“你看,名字和外表卖相一样,都只是个包装,到最后,好不好吃,有没有用,还得看真材实料啊!”

    从饭菜一上桌,几个小家伙就开始抢着吃,哪怕方一茗再三强调餐桌礼仪,甚至扣罚他们的伙食,最后匜只有裴澄宇一个还保留了一点风度,其他几个简直是怎么说都不带听的。

    方一茗只能给他们准备了茶水,帮着他们消食,督促他们喝点水别吃太急,免得噎着呛着都不好。

    如此连说带哄,又威胁再抢吃的以后就要限制他们的食物之后,几个小的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抢了满手的饼子,一小口一小口吃着,眼睛还巴巴地盯着桌上的盘子,生怕自己少吃了就都被别人抢了去。

    至于方老师说的话,听着就行,能不能实现,那就再说了。

    方靖塞了一嘴的酥饼后,才胡乱点了点头。

    “老师我明白了!不管长得好不好看,好吃最重要!”

    方一茗“老怀安慰”,教学生真难啊,尤其是想要扭转几个半大小子的思想和生活习惯,更是难上加难。

    方苞却犹犹豫豫了半天,突然问道:“那……我不想被人吃怎么办?”

    方靖:“那有什么,我们做好吃的饭,你就做饭桶呗!”

    其余几个跟着点头,一脸煞有架势,感觉像真要被吃了一样。

    ……

    方一茗目瞪口呆。

    谁说她教会了这几个孩子的?枉费周举人还夸他们聪明学得快,背书背得再快有什么用,他们理解的,和她想说的,完全不是一条路上的好不好。

    问:如何让吃货成才?在线告急,关系人命啊!

    这当老师的工作,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啊……

    第十八章 拨霞供 浪涌晴江雪,风翻晚……

    小书院的人不多,可成天热热闹闹的,招了不少人在外面瞧热闹。

    因着方一茗年纪小,加上还没入考场就病倒,失去了参加考试的资格,在外人看来,等于是废了,所以就算她说了给蒙童免费启蒙,教他们读书认字,别说城里的人,就连南山庄子里的人和十里八乡的农户,都没几个敢把自家孩子送来的。

    毕竟对于庄户人家来说,平日里大字不识一个的都已经习惯,若有想上进让孩子学点东西的,也都寻那些知事的老夫子。在他们看来,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姜是老的辣,那些老夫子肚里的学问,怎么都比才不过十六七岁的方一茗强。

    他们哪里懂得,肯教蒙童的老夫子,最高也不过是个秀才,一辈子考不上举人的秀才,比起才十五六岁就在举人成堆的国子监里能拔得头筹挣出贡生名额的方一茗本人来,无论学识才华还是礼义见识,都完全没有可比性。

    方一茗在被系统带到这个世界,除了有系统的金手指“加料食材”之外,最大的收获,就是全盘吸收了原主的记忆和能力,那些原主曾经背过的书做过的题,都深深地镌刻在记忆中,哪怕换了个灵魂,依然存在。

    甚至还因为加入了她在后世的见识,理解力更强。毕竟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哪怕她早早辍学做了个厨子,接触到的知识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