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我把科技树给上交以后 > 分卷阅读18
    卫祖国体育制度”,又设计了几项运动考核,谁要是做得好通过了考核,还有专门的光荣奖章可以领呢!

    但要是想让人们一个个都变得健壮起来,光靠跳个“难为情”的广播体操肯定不能解决问题,最基本的原因还是放在吃上面。

    八十年前的蓝星最让人头疼的就是粮食的问题了,每一个人都过的扣扣搜搜,一粒米恨不得掰成两半吃,但就算是这样省了,也还是有人因为没粮食被活活饿死,勉强有粮充饥的人们就不用说了,粮食在他们跟前只起到一个续命的作用,后世那种“吃的好,吃的饱,还要吃的享受”在他们看来那简直就像是天方夜谭,做梦都不敢想的生活。

    可现在到底已经不一样了,空气墙后头的世界不但有东方魔稻,还有五花八门的各类小零嘴,因为太过缺粮而饿死人这事儿不会再发生了,等这边第一波改良过的农作物长出来以后,他们也会慢慢不需要被人援助,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王三妹他们做完广播体操,就去了厂子对面新开的一个工人大食堂。

    “要不说现在这日子过得可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工友在旁边努了努嘴,“你看那边。”

    第9章 油田出油啦

    工人们看得是不远处那个和大食堂一起建立起来的“学校”。

    自从上头了解过了两边中间相差的八十年历史以后,立马就有人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有条件了要把城区建设抓起来没错,可是文化水平也得跟着一同提高,不然以后万一工厂扩招的话,厂里招进来的工人们一个个都不识字,需要操作一些比较复杂的机器却连说明书都看不懂,那算个怎么回事嘛…!

    既然想要发展科技,知识是肯定不能落下的,但现如今他们这边的情况实在差劲,十个人里头能找出来一个认字的就很了不得了,大多数人都还处于只能说、却看不懂的程度。

    所以扫盲班应运而生。

    但是想在短时间内让所有人的文化水平都提高到高中或者大学生的水平,想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孩子们可以慢慢培养,先建学校,一个个动员家长把他们送到学校读书,而大人还得干活,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所以像这种基础扫盲班就是专门为那些成年人设立的。

    现在基础扫盲班所使用的是一本名叫《速成识字法》的教材,要不就说这边能人多呢,说起这个全民普及教育的话题,没过几天,就有人琢磨出了这么一套教材。

    这套教材是借助了注音字母的辅助作用,然后再利用汉字的字形、字义、字音相同与相异的种种不一样的特点来提高识字速度,只需要短短十五天就能完全掌握教材的全部,识字量能够达到1500以上,能写能看,起码进入小学生的水平了。

    白翎因为太无聊,所以自告奋勇地成了老北城扫盲班的一员。

    特殊航校那边初有成果,她把折叠空间投送到了那个封闭的厂区内,给进到那里的学员们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训练场所以后,再把训练任务交给专业人士,其他也就没她能做的事儿了。

    但进入扫盲班,她能做的事瞬间就多了起来。

    再怎么说她也是个大学生,教人识字总比盯着那些她看不懂的精密仪器来得简单。

    老北城这边光是扫盲班就开了500多个,分散在城区的不同位置,进入扫盲班的都是附近的工人和普通居民,白天没事做,晚上六点以后才开课——但是一个城市那么多人,500多个扫盲班也没办法顾及到每一个人,所以进入扫盲班的第一批学员每个人身上都有任务。

    他们需要以个人为单位,不在学校的时候就组织身边的亲戚朋友组成多人学习小组,自己先学会,学会以后就成了小组长去教其他没有进入扫盲班的人识字。

    这时候的人都还挺有集体荣誉感的,而且组成这个学习小组以后还有考核任务,就像月度小考一样,考核分为三个等级,一等的优秀学员有奖章和流动红旗,二等学员有大红花,三等……就得再接再厉了。

    受到表扬的滋味那叫一个舒坦。

    台下几百个人坐着,自己站在台上领奖章,任谁看了都觉得特别光荣。

    所以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学习热潮就铺遍了全国上下,人人都想拿一次奖章和流动红旗。

    要是能把那东西挂在家里头,出门都想要把胸膛挺得老高!

    扫盲班从六月初刚刚出现,十月底的时候,不少地方就已经达成了“人人都能存有1500个词汇量”的任务。

    除掉一些较为偏僻的地方……

    这成果着实喜人!

    十一月,柏油马路已经铺占了老北城的一多半,道路瞬间变得格外通畅,不少小孩在路上兴奋地跑来跑去,嘴里喊着学校老师教他们念的打油诗,提醒居民爱护公共建设,注意个人卫生,不要随地吐痰和大小便,抓到就要罚款!

    而在另一头的平原大地上,被打通的油井里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出黑色工业油,浓烈的异味在风中飘散,辛苦了好一段时间的工人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