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一行人都被晃得七荤八素。
一个翠色衣服的小姑娘脸色苍白,斜靠在车子上,她的位置被旁边那个又黑又胖的女人占去了一半,小姑娘都快被挤成小姑饼了。
陆如音觉得这小姑娘长得真好看,水灵灵的,眼睛又大又圆,嫩的跟小葱似的。她拉了小姑娘一把,让对方过来坐在自己的行李箱上,又翻出几颗梅子给她。
那个黑胖女人见小姑娘走了,立刻霸占了两个人的位置。
切!最讨厌这种人。
“谢谢你。梅子真好吃。”
小姑娘吃了梅子,脸色明显好多了,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
“我叫柳絮,宁州市人。”
“我叫陆如音,也是宁州人,咱们算是老乡。”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倒也没有这么夸张。
但柳絮还是很激动,下乡的阴霾被扫去一半。
陆如音插队的地方叫红太阳生产大队,距离宁州市里有七十多里的路程,和那些插队到黄土高原和大西北的知青相比,这里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人都到齐了吗?点完名我带你们去宿舍。”一个红脸汉子站在生产大队门口扯着嗓子喊。
“王金金。”
“到。”
一个干瘦、头发枯黄的女孩儿喊。
红脸汉子看了王金金一眼,暗自摇头,这姑娘一看就营养不良,干活怕是没力气。
“柳絮。”
“到。”
“陆如音。”
“到。”
汉子继续叹气,这两个一看就是城里的娇小姐,第一天就要掉眼泪的那种。
……
“周明杰。”
“到。”
这名字有点耳熟,好像在里出现过。
陆如音仔细回忆了一下,隐约记起来这人也是个软饭男,仗着从县城里来,又念过初中,皮子长得还算白净,最初下乡时很受欢迎。后来因为傍上男女主角,走向人生巅峰。但具体情节她记不住了。
唉,早知道就应该把《70年代美好生活》全文朗读并背诵,而不是走马观花只看船戏。看来她得尽快攒积分,然后去商城兑换《70年代美好生活》的原著。
“既然人齐了,那就去宿舍吧。我是红太阳生产大队的大队长陈东方。”
陈大队长合上本子,感到有点头疼,他一看就知道,这些知青肯定都不会干活。
唉!
红太阳生产大队的最大特点是地多人少,所以知青宿舍也还算宽敞,女生三四人一间,男生五人一间,比那些十几个人挤在一起的宿舍算是好多了。
宿舍是泥土房,总是掉土,采光也不好,哪怕是白天屋子里也灰蒙蒙的,关键是还没有通电,照明只能依靠蜡烛。
即使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王金金也对这种房子直皱眉。
但陆如音倒是觉得这房子很不错了,毕竟还能遮风挡雨,而且泥土房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这可比她以前在深山老林里睡山洞好多了。
知青们愁眉苦脸地搬进宿舍,一个个瘫倒在土炕上,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大家都累的不行,只有陆如音还精力充沛,兴致勃勃想着应该怎么改造一下宿舍,毕竟要在这里住上很长一段时间。
这年月没有混凝土啥的,陆如音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又观察了一下这里的地势,向村民询问了气候,便有了打算。
她从书包里翻出几块饼干,分给在知青宿舍门口看热闹的孩子,让他们帮自己找些树枝和碎石头子来。树枝不需要能烧火的那种,越碎越好,石头也一样,越碎越好,多多益善。
自己则向村民们打听了哪里能挖到黄泥,又借了两只铁筒,带着铲子挖泥巴去了。
“这女娃娃要干啥,来了也不赶快歇歇,明天就要上工了。”
村民们望着陆如音远去的背影讨论。
土房子容易漏雨,还爱返潮,最主要的是不结实,搞不好就会塌房。陆如音在河边挖了两大桶黄泥,倒也没觉得累。
小孩子们的行动更快,不一会儿就带着一大捆细树枝和两大篮子碎石头子回来了,果真是人多力量大。
有的树枝和石头子都还有些潮湿,陆如音把它们分拣开,在院子里晾干。
“哎呦,您是哪位公主?我们这穷乡僻壤可伺候不了您。”
赵红霞抱着一筐猪草,站在知青点门口,用一双三角眼上下打量着陆如音白皙的皮肤。
长得这么白,一看就知道是个坏分子、资本派!
赵红霞摸了摸自己粗涩的脸庞。
陆如音抬头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没有其他人,才确定赵红霞是在和自己说话。
可问题是,自己压根不认识这个人,怎么一上来就阴阳怪气?
赵红霞趁陆如音愣神的功夫,继续大声嚷嚷。
“依我说,既然你什么活也不会干。不如早早找个人嫁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