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红楼]咸鱼女史升职记 > 分卷阅读27
    的雪花。

    梅花热烈,雪花淡雅,梅香之中掺杂了一丝冰雪的冷香,更显得韵味十足。皇帝来了兴致,“外面下雪了?”

    “回皇上,是呢,”王贵人从小宫女那接过梅瓶,复述自己也刚从宫女那得来的消息,“下了一会儿了,这样的天,梅花倒是更显风骨了。”

    皇帝就笑了,对几个皇子、皇孙道,“既然如此,咱们也风雅一回,都写首诗来赛一赛,一会儿赢了的朕有赏。”

    皇孙们启蒙时间还短,主要考校的对象就是皇子们了。后宫女子的争宠节目已经停了,这会儿回到座位上坐好,正等着皇子们的大作。

    大皇子虽然喜好美酒和美女,但毕竟也是从小接受精英教育的,一会儿功夫就挥毫泼墨,一首咏梅的七言律诗跃然纸上,从梅花的姿态入手,又点出梅花和雪景相互映衬,更显得意境优美,言辞婉转。

    太子还在和皇帝闹别扭呢,懒得在这些小道上费心思,直接抄录了一首古人旧作,没多想就交给了一边等着的小太监,是众皇子中最先交卷的,身姿当真潇洒。

    三皇子平日常和武勋世家交往,对于诗词不大精通,这会儿搜肠刮肚凑出了个五言绝句,后两句诗也从咏物拐了个弯。一般咏梅花的诗托物言志,言的都是文人的气节,到三皇子这就变成了:看到这样傲雪的寒梅,于是想到了大过年还在顶风冒雪戍边的战士……嗯,好像也没啥毛病的样子。

    五皇子的诗中规中矩,他就是那个托物言志,说到文人气节的,这也算梅花诗的套路。不过他做的是一首五律,后面提及大梁如今有气节的文人如同过江之鲫,算是委婉地颂圣了。

    六皇子最喜欢的是乐府诗,这会儿时间不够,做了首短篇,也算可圈可点。七皇子作的诗用了几个典故,都不生僻,以他如今尚书房还没毕业的进度来看,还算不错。八皇子从年纪来说和皇孙们差不多,这会儿做出的诗也就那样,不在比较范围。

    过一会儿计时的沙漏已经走到头,太监们收走皇子们的诗稿,送给皇帝一一细赏。皇帝一会儿为大皇子的诗中过于描述梅花的轻盈姿态而皱眉;一会儿因为明显带有三皇子个人风格的作品而失笑;看罢五皇子的诗,皇帝心情大好,然后就翻到了七皇子的“老枝开新花”。

    站在台阶下的众皇子规规矩矩地等着,就听见老皇帝沉声道,“你们兄弟写得都很好,若是我一个人评诗未免有些不公允了,不如叫大家都一起看看。”说着,翻出太子交上来的纸,随手放在一边。

    众人心中一跳。

    说是大家,其实主要还是高位的嫔妃们。毕竟,低位的才人之类有很多都是宫女升上去的,字都不认识呢,还欣赏诗作,快算了吧!

    平心而论,嫔妃们并不想点评皇子们的作品。可惜皇帝任性起来是没人能拦的,最后四妃六嫔全员参与投票,三皇子占了四票,以一票的优势赢得了第一。皇帝也没说什么,赏了一件南诏国进贡上来的如意。

    南诏国是大梁的附属小国,以盛产玉石出名,这如意的玉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在室内烛火的映衬下,三皇子双眼兴奋得发亮,其中仿佛含着一把正出鞘的剑。

    这会儿已经算是深夜,众人夸赞完三皇子的诗“有气魄”,就进入了接下来的年宴节目表演,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夜深了,众皇子慢慢地有些心不在焉起来。

    西洋自鸣钟敲了十下,耳听“嗖”、“嘭”两声,原来是外面已经放起烟花。规矩了一晚上,小皇孙们早就待不住了,此时听见外边爆竹和烟花响成一片,哪有继续坐着的道理?早就互相挤眉弄眼,用自以为大人不会察觉的小动作往外溜了。

    八皇子和皇孙们年纪相仿,却因为身在皇子堆里比较显眼,不敢明目张胆地往外溜,于是摸到惠妃身边,一边缠磨着惠妃想出去,一边从惠妃案上捞东西吃。看得皇帝一笑,“唔,小八刚才作诗也辛苦了,小孩子饿得快,朕记得他最爱吃奶糕,”说着,他指着自己桌上的一盘奶糕,对身边伺候的大太监常礼道,“把这个给他送过去。”

    一碟奶糕也就五六块的样子,八皇子很快就吃完了。或许是自己单有的赏赐给八皇子壮了胆子,紧接着他就哒哒地跑到皇帝案前说要出去看烟花。

    小儿子这点要求,皇帝自然应了,还神态柔和地叮嘱八皇子身边伺候的小太监要看好主子,不可疏忽。小太监激动得答应时语调还带着轻微的颤抖。皇帝的儿子太多了,虽然他是八皇子的贴身内侍,也不是经常有机会面圣的啊!

    年纪尚幼的皇子皇孙们都这么稀罕看烟花,长春宫里的宫女们就更不用说了。云苓也和红叶、绿云一起出了房门,从方向上看,放烟花的位置大概是宫外。只是这时候没有后世满大街的高层建筑,在皇宫里也能看得格外清楚。

    雪已经停了,一团团黄色的小球飞到天上,炸开,那一瞬间是极致的绚烂。古代的烟花颜色还比较单一,远不像后世,红色、绿色、甚至紫色都是寻常,但云苓还是站在宫女中间,安安静静地欣赏这一年一度的庆祝方式。

    庄妃回到长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