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便跟皇上争执了一番。”福顺顿了顿,“皇上发怒让殿下跪在门外,不多时便下了雨,皇上也没让起,太子爷足足跪了两个时辰。”
青瑶知道陆承榆的,必然不会跟皇上服软。
在雨中跪了两个时辰,青瑶想着顿时就心疼了。
她急急道:“公公你看着殿下,我这就去给殿下熬姜汤,马上就回来,让他多泡一会儿,否则定会染上风寒的。”
如今不过才入四月不久,这么淋一场,怎会不病。
皇上太狠心了。
青瑶去了小厨房,里面姜汤是一直熬着的,但是这汤只能青瑶亲自送去陆承榆才会喝。
陆承榆别的都没什么,最不耐的就是喝药,是以他把身子骨锻炼得极好,几乎不生病。
前年有次不知为何就受了寒,太医开了药他却不喝,大家只能退而求其次,熬了姜汤给他,可人倒好,无论怎么说怎么劝都不喝,最终还是青瑶说跟他一同喝,他才勉为其难喝了。
有一天小太监端了姜汤进去,那碗姜汤直到青瑶从外面回来还放在那儿,问他只说不是青瑶亲手熬的不喝。
想到那一出,青瑶弯起嘴角就想笑,可转头一想就笑不出来了。
今日淋了雨,只希望殿下身子骨好,否则定然是要喝药的。
仔细看了眼姜汤的炉火,青瑶又开了一个小炉子,准备给陆承榆熬些粥。
一早就去上朝,还被罚跪,定然是没吃什么的。
淘米洗尽,放足了水放到炉上熬着。
转头青瑶就查看今日还有些什么,御膳房送来了一只金华火腿,她顺手就切了些,又见有新鲜的蔬菜,索性就做了个火腿菜粥。
一边熬着粥,她又捡了几样小菜切了,准备凉拌一个,再小炒一个。
等到小菜弄好了,粥还需熬一会儿,青瑶嘱咐了小宫女看着,自己端着姜汤就往寝殿走。
才到寝殿门口,青瑶就看见福顺和一众宫人都被赶出来了,福顺对她露出个无奈的笑。
“青瑶啊,殿下让给我们都出来,有事你就叫,我们都在外面守着。”
青瑶对他露出个放心的笑,“我知晓,公公一会儿让人把粥和小菜端来便是。”
寝殿里灯只剩下几盏显得又些昏黄,青瑶轻手轻脚走进去,只看见床榻上有一个人影平躺着。
“殿下。”青瑶轻喊了声,半晌没人应。
她走过去,把姜汤放在小几上,坐到了床边。
躺着的男人眉眼生得极好,此刻却微微蹙着眉心,她忍不住伸手想去抚平。
手一下被人捉住轻轻拉了一下,青瑶一时没反应,硬生生扑在了男人怀里。
“殿下。”她挣扎着要起来,却被一双手臂紧紧箍住。
“不是你说换了衣裳再抱。”
男人沙哑低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温热的呼吸仿佛要把她的耳朵都融化。
青瑶脸瞬间就红得像是要滴血,她扭过头不看他,却又舍不得,便偷偷瞄了一眼。
男人凌厉的眉眼此时带着两分柔和,眼里沉沉的,专注的看着她。
她不自觉把手抵在他的胸口。
入手是一片滚烫。
青瑶低呼一声,抬手便贴上了他的额头。
“好烫。”她惊呼一声。
“殿下,你发热了。”青瑶急急起身就往外走。
怀中霎时便空落落的,陆承榆目光寻着那道窈窕的身影走到门边,着急的吩咐去叫太医。
见人又转回来,他哑着声音道:“我无碍。”
青瑶冷笑一声,再没了方才的温柔,“我看你是怕喝药,谁让你死撑着不知爱惜自己,不喝也得喝。”
第17章 药汁
才熄了不多时的灯火又点亮起来,重华宫里上上下下都忙碌着,青瑶在里面看着陆承榆,福顺守在门口等太医。
雨势比方才更大一些,闪电把天空劈得仿若白昼。
青瑶摸着床上的人一身汗,拧了帕子给他擦了擦额头的汗。
陆承榆的病来得及,这会儿已然陷入昏迷,双眼紧闭,眉心蹙起,干白的唇在喃喃说着什么。
青瑶有些心急,吩咐小宫女去催一催太医。
只见福顺领着太医急急进来,还是上回给她诊治的徐太医,老太医来得及,浑身都被淋了雨。
青瑶赶紧拿了干棉巾给徐太医,“徐大人您赶紧擦擦,一会儿您再受了寒。”
徐太医年纪大,这若是不小心受了寒,那可比不得年轻人。
徐太医连忙拒绝,“老夫无碍,青瑶姑娘不必多礼,先给殿下诊治才是。”
青瑶坚持,“徐大人您就擦擦也耽误不了事儿,殿下身子好着呢,若是他醒了知晓我们怠慢了您,定会责罚我们的。”
徐太医感动的接过棉布巾擦了水迹,“太子殿下当真是体恤下臣。”
福顺连忙接道:“那是,太子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