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小神仙,请留步 > 分卷阅读25
    >  “嗐,那是县衙的统军,每个月的今日他会买一批东西,分发给手底下的人,上个月买的是鸡蛋,不知道今天他会买什么。”边上有人搭话了。

    薛染香一听,这不是大好机会吗?这鱼丸一人分发几个,那是顶方便的了。

    她提起篮子就要上去。

    江氏担心她的安全,连忙拉住她:“香儿,你别去,那里围了那么多人,你怎么挤得进去啊?

    再说他们都是常年在这里摆摊的,你是生面孔,去了人家也是要排挤欺负你的呀!”

    薛染香停住脚,心道这话也有道理啊,可她又不甘心,瞧着七八个围在跟前看热闹的人,顿时有了主意。

    第36章 全包

    “几位大哥。”她笑嘻嘻的开口:“你们帮我喊喊,只要把那个大人喊过来,我一人分你们两个鱼丸子,如何?”

    七八个人也才十几个丸子的事,就算那统军不买,她也亏得起。

    “成啊!”

    喊两嗓子就有两个丸子,这好事谁愿意错过?

    那几人立刻便扯开嗓子喊了起来:“统军大人,快看这里,这里有稀奇货!”

    “鱼丸子,从未见过的鱼丸子,统军大人快来看啊!”

    七八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扯着嗓门儿大喊,这样的阵仗很快就吸引了那位统军的目光。

    他让手下拦退了跟前的人,朝着薛染香的方向走了过去。

    薛染香正在给那些人发丸子,有人嘴馋,到时候就扔到嘴里了,连说“真香啊”、“好吃”。

    统军彻底被勾起了好奇心:“这是什么?”

    “这是小女自己做的鱼丸子,大人请尝。”薛染香递给他两个鱼丸,还不忘给他的两个手下也一人分了一个。

    鱼丸子其实是挺清淡的东西,但因为用猪油炸的,染了不少油气,便有些肥腻之感。

    如果是在现代社会,恐怕没几个人愿意吃,但这是在古代,而且是在洪涝过后,家家户户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人们最缺的就是油水。

    几人将丸子丢在口中,连说好吃。

    “好吃啊?”统军也吃了一个,看了看两个手下:“那这回就买这个,小姑娘,怎么卖的?”

    “两文钱一个,十……”薛染香徐徐道来。

    那统军却是个急性子,径直打断她:“全给我包了。”

    薛染香乐开了花,蹲在地上当场数丸,将篮子下面的油纸一拢:“大人,一共是七十三个,一百四十文,给我一百四十文就成。”

    “给你一百五十个,爷还能占你的便宜?”统军颇为大方。

    薛染香在一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接过了一百五十个铜子儿,转眼瞧见周围热辣辣的眼神,心中一动。

    “娘,咱们去买二斤面,余下的都去东市口还给三叔吧,不够的咱们再攒钱还。”她招呼江氏,财不露白太有道理了。

    江氏哪有不明白的,连声答应。

    娘俩这么一说话,那些目光顿时几乎散尽,余下的两三道目光闪烁着犹豫,最终还是放弃了,这街上到处都是巡街的官兵,东市口离这里不远,为了一百多个铜子儿坐大牢犯不上。

    娘仨买了五斤面,花了五十文,买了五斤米,又花了五十文,都藏在篮子里挎着,余下八十文薛染香舍不得花了,得攒起来努力把青砖小院弄回来。

    再说薛必成夫妇,两人在县里到处问有没有活计。

    但私塾从洪水之前的瘟疫开始,就没开门了,那些苦力,薛必成又干不了,而且眼下最不缺的就是劳力,谁愿意用他这样的?

    夫妇二人转来转去,还是黄氏脑子灵活:“相公,要不然咱们去二哥那个东家家里去问一问吧?二哥能当管家,你去做还不是绰绰有余吗?”

    薛必成一想也是,二哥不认得几个字都能做,他这满腹经纶的怎么会做不了?

    而且做管家也体面,比什么账房先生一类的说出去好听多了。

    第37章 合计

    夫妇二人一合计,便上了刘员外家的门。

    可不料,首先要过的就是大门口那一关。

    门口的小厮昂着脖子打发他们:“去去去,我们老爷那是谁都能见的?管家?我们家不缺,昨儿个就来了一个新的。”

    夫妇俩一听,顿时面面相觑。

    薛必成想起老母亲的话,只好硬着头皮又问:“那不知府上可还缺账房?”

    “不缺不缺,快走吧。”小厮挥了挥手,赶苍蝇似的。

    “我们府上缺的,你们没有。”另一个小厮打量黄氏,神情古怪。

    “小哥说的是?”薛必成不明白。

    “来来来,我给你们指个明路。”那小厮笑着朝他们招手。

    “多谢小哥。”薛必成拱了拱手,才走上前去。

    “我跟你们说,我们家老夫人这几个月以来身上一直不大清爽,近段时间比之前还不好,老爷想着纳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