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房楼前的一草一木,楼里的每个台阶,她都很熟悉。
姜润生是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她小时候最喜欢粘着爸爸,经常跟着爸爸来琴房楼里看他上课、看他练琴,自己也曾在这里练过琴。
在这里有过太多美好的回忆。
姜暮云一口气爬上9楼,站在楼梯口微微喘着气。
琴房楼里没电梯,只能靠腿,以前她也问过姜润生,为什么其他的楼,哪怕再矮一点,只有3层楼的建筑都有电梯,唯独这里没有?
姜润生回答她:“爸爸也不知道,或许是想告诉学生们,学琴就如同爬楼,都是贵在坚持。”
“爸爸,那我们爬到最顶楼吧,我也一定会坚持的。”那时年仅6岁的姜暮云用稚气而坚定的声音说。
可是,最终她还是食言了。
她缓缓地在走廊上走着,仿佛看到,姜润生高大颀长的背影,他正牵着扎着两个马尾的小阿暮,小阿暮一蹦一跳的,两个马尾也在脑后开心地甩动,他们说说笑笑地走向走廊尽头最后的一间琴房。
流畅舒缓的琴音的隐约传来,姜暮云怔愣在原地,她的心被什么击中了。
这是爸爸最喜欢弹给她听的一首曲子,舒曼的《梦幻曲》。
琴房里传来的这首曲子的弹奏方式和处理方法,竟然与她爸爸的一模一样,仿佛就是出自姜润生之手。
她伸手扭开琴房门,差点就要冲上去抱住他,哭着喊他爸爸。
然而她顿在了原地,门打开后,清晰的琴音传入耳中,琴声所表达的情感也在她心中翻江倒海。
虽然的确弹奏得很像,但是所表达出来的情感,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姜润生的弹奏很温暖很温柔,会令人热泪盈眶,却有种蓬勃向上的希望与力量;而面前少年的演奏也格外打动人,引入进入轻盈缥缈的梦境,却总有种说不出的忧伤,令人神伤。
一曲奏毕,演奏之人将手缓缓放回双腿上,但他依然沉浸在乐曲中,并没有发现门口的姜暮云。
他调整了下呼吸,又优雅地将收抬起,放在琴键上。
一首柔情绵绵的小行板。
这是李斯特最有名的超级练习曲之一,《降A大调练习曲“回忆”》。
演奏完,他又继续弹奏了一首,又是是李斯特12首超级练习曲中的一首,《鬼火》。
姜暮云不禁咋舌,这首曲子是公认的令人生畏的高难曲目,要求具有轻盈快速的高难度双音技术演奏技巧,半音阶就仿佛是火光在不停闪烁,技术刁钻,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才能服人。
姜暮云倚靠在门边听得极其享受,如果她没猜错的话,面前弹琴的少年,她认识,而且很熟悉,就是姜润生看好并资助多年的天才少年,辛辰。
唯有他才能把《梦幻曲》演奏得和姜润生如此相像,而那首《回忆》,他也曾发过弹奏视频到姜润生的手机上,姜暮云曾经听到过。
辛辰演奏完,已是大汗淋漓。他从裤袋里掏出白手绢,擦了擦额角的汗,又抬起手腕看了下时间,喃喃自语道:“都快十点了。”
他站起身将琴盖小心翼翼地放下,又将带着流苏的红色绒布盖下,并收拾好自己的琴谱,放入背包中。
他将背包背好,转过身,这才看到站在门口的姜暮云,怔住了。
女孩子眼角有点红,眼睛却如水洗过般明澈,白净柔软的面庞上挂着浅浅的微笑,气质出尘脱俗。
莫名其妙地,辛辰觉得这个女孩子有些似曾相识。
姜暮云大大方方地走上前,朝他弯眸一笑,“你好!我叫姜暮云,我很喜欢你的演奏。”
辛辰回过神来,礼貌地回以淡淡一笑:“谢谢。”
他遇到这样的搭讪没有百次,也有几十次了。
姜暮云对他的态度并不生气,有才华的人嘛,多少有点傲气,“你很喜欢李斯特啊,他的这两首练习曲你练了很久吧。”
辛辰反问她,“你觉得我弹得怎么样?”
“李斯特的练习曲以艰森光辉的高难度技巧著称,你也基本都达到了这些技巧,可以听出你的基本功很扎实,对曲子的感悟与认识也很到位,可以说是弹奏得很不错。但若从演奏来说,我更喜欢你弹奏的《梦幻曲》。”姜暮云站得有些累了,干脆在琴椅上坐了下来。
辛辰有些意外,看她的样子应该也是学钢琴的,不是同学就是学姐,可若是换成其他的同学学姐,甚至老师,无不会对他高超的演奏技巧而夸赞不已。
“为什么呢?”他问。
姜暮云仰着头,勾唇一笑,抬起右手放在自己的胸口,“不为什么呀,只是我的心告诉它更喜欢带着点忧伤的《梦幻曲》。”
辛辰的心弦嗡的一声响,陷入沉思,半晌没有回应。
“你呢?你更喜欢自己的弹得哪首曲子?”姜暮云又问他。
辛辰愣了一下,重复她的话,“我自己吗?”
“嗯,是啊。”姜暮云笑眼弯弯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