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有了这个身份,别人就不敢小瞧她,她也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当然分在谁面前。这是后话。

    总之,两害相权取其轻,以目前的状况看,嫁到国公府是最佳选择。

    基于这些考虑,林弱弱非常配合婚礼,让干嘛干嘛。

    很快,头发梳好了,妆也画好了。王大奶奶果然雷厉风行,不一会就遣人送来了新的里衣,这样一来,喜服也一件件地穿上了。

    这些事情都忙完已是巳时初刻,距离男方家定的接亲时间不足一个时辰。

    按照老规矩,结婚当天早上,新娘子是不能在娘家吃饭的,说是吃饭的话,将来娘家的日子不好过,会变得越来越穷。

    但是林弱弱实在太饿了,瞧着丫鬟婆子们出去的空档,她把秋水也支出去。之后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个烧饼,大口小口地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小声嘟囔:“吃穷你们活该!”

    林弱弱对王家一点好感没有,从穿越过来这几天看,除了秋水,这里的人都在想方设法地算计她。

    秋水是两年前到府上的,也在厨房做事,比林弱弱小两岁,今年十四岁了,跟身主一起烧火、切菜做杂事,人还算单纯。

    之前两人虽然谈不上有交情,但也没过节。最主要的是主子们并不十分待见她,总说她说话声太大又太快,吵得慌。于是在决定让林弱弱替王夏兰嫁人之后,林弱弱就主动提出让秋水来伺候自己。

    王大奶奶给安排的那个叫她做杂事。那个小丫头新买来不久,比秋水还小一岁,分过来之后给起名叫秋香。林弱弱的恶趣味。

    吃完烧饼,灌了两口水,又照着镜子把嘴擦干净,林弱弱心满意足地坐在床边。

    刚坐定,就听见有鼓乐之声传来,随后秋水和秋香乐颠颠地跑进来,争先恐后地嚷嚷:“小姐,小姐,接亲的队伍到了!”

    第11章 迎亲

    秋水和秋香两个小丫头乐颠颠地跑进屋来,人没到声儿就到了。

    林弱弱当然听见了,就算两个小丫头不说,她也知道,接亲的该来了。

    她没有普通新娘子的羞涩和激动,有的只是谨慎和紧张。

    大口呼吸了几下,令自己恢复平静和镇定。

    这边的喜娘笑呵呵地过来,旁边站着秋水和秋香,“小姐,好日子好时辰到了!”

    说着手执一顶绣花盖头站在林弱弱身旁,后面王大奶奶领着一众丫鬟婆子精神饱满地走了进来了。

    大奶奶脸上盈着恰到好处的笑,整个人显得雍容而干练。

    走到林弱弱近前,从丫鬟手中接过一个汤碗,“弱弱,来,为娘来喂你吃轿前汤。”

    这是这边婚礼的常规,所谓“轿前汤”,顾名思义,就是上骄之前喝的汤。

    小小一碗,里面有桂圆、红枣、莲子、银耳和栗子。林弱弱心想:“净整这些没用的,还不如来碗八宝粥实惠呢,好歹管饱!”

    不管心里怎么不屑,面上还是乖巧的很,“是,母亲!”说完,乖乖张开小嘴接过大奶奶用汤匙送过来的一勺汤(实际上也就半勺,装的太满怕洒了)。

    连喝三勺,丫鬟就伸手把汤碗接过去了。

    王大奶奶起身,问喜娘:“搜骄的人完事没有?”喜娘满面含笑,忙回道:“完事了,方才我进来的时候刚完事,就等着新娘子上轿了!”

    搜骄也是这边的婚礼习俗,就是用燃着的蜡烛在轿子里面照一圈,意思是驱除神鬼灾星,也叫开轿。

    “好了!弱弱,过门后要懂事,孝敬公婆,跟亲戚们好好相处,遇事要多忍耐……”王大奶奶最后又嘱咐了一阵子,都是通常嫁女儿的母亲常说的话。

    要不说王大奶奶不是一般人呢,面对着林弱弱——一个一滴血都不沾的小丫头,说到最后,竟然能声泪俱下,看在旁人眼里,真以为她对这个养女感情多深厚呢!

    林弱弱心想“可真不愧是老戏骨,那我也得想办法跟着搭戏啊!”

    于是,在王大奶奶嘱咐一阵子,用绢帕拭泪的空档,林弱弱嘴角一瘪,眼圈一红,一下子扑过去抱住了王大奶奶,伏在她肩上,一边哭着一边轻呼:“母亲!”

    这情景太感人了。身边那些年轻的丫头们不知好歹,有点摸不清路数,而岁数大些的婆子们都用力挤眼泪,甚至佯装啜泣,陆续拿出手绢来假装擦眼泪。

    实际上大家心知肚明,这轮哭戏其实是这边嫁女的一个习俗,因此明显大家都很“克制”。

    但人群中却有一人哭的最真最到位,那就是站在离林弱弱最远处,外门口的王夏兰。哭的那叫一个感人肺腑,在远处看着肩膀都直抖。

    为什么她会来呢?

    还不是王家近处实在找不出一个直系的兄长来,按照习俗,如果没有兄长背着上轿,长姐扶着也可以。

    王洪烈一共有四个子女,正妻所出一子一女,长女王夏兰,还有长子王夏明,年仅十岁,另外两个儿女是庶出,比王夏明还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