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空山新雨,秋晚来 > 分卷阅读31
    ……

    小镇楼房墙面的画出自一位画家之手。这画家是当年的镇长从大城市里拐来的。

    她和镇长在大学相遇相识相知相爱,毕业后嫁狗随狗地跟着他回到他土生土长的家乡。

    镇长大学念的畜牧学专业,为的是能够回家帮着父母搞养殖。

    听说那画家进家门第一天就哭了,倒不是嫌家太穷,后悔了。而是被家里十多头猪给吓的。

    县长笑话她:“你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竟然怕猪啊!”

    画家气得脸涨通红,没好气道:“又不是我一个人怕!城里的女孩都怕!”

    镇长还是笑,非常宠她地点头应道:“是是是,都怕都怕!”

    空山那时候,几乎全民养猪。都说“物以稀为贵”,镇上不管是会跑的猪还是板上的猪肉都是供远大于求。想走外销,道路交通又不便。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懂的人自然也明白实践起来有多困难。

    镇长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入镇的那条河上建桥。请人规划、买材、请示上层拨款支助,再不够自掏腰包……

    忙上忙下,忙前忙后。

    桥修好了,猪运出去了,人民的收入开始一点点增多了。

    镇长又开始想怎样让空山发展得更好,不再有头上那顶贫困的帽子。

    空山的地理位置不好,坐落在山坳里,从河那边过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这沿路都是荒原。

    镇长便思考怎么把那片荒废的土地利用起来。

    很早之前的时候,也有人去那些地里种过庄稼,不过因为土质条件特殊和常年下雨潮湿的气候环境,作物的口感、收效都不太好。加之地离住宅太远,渐渐地,就没人去种东西了。

    镇长拉着懂植物学的副县长一起做了很久的考察,最后在副镇长的建议下,决定号召全镇人民种茶树。

    想象是美好的,但要号召这么多人自费掏钱去做一件他们从未做过不知根不知底的事,没人愿意。

    镇长便把自家的养殖场卖了出去,用换得的钱进购了第一批茶树苗分给有意愿的人试种。

    苗种下后的一年,整个空山镇街道的树开了很久的花,而且开得比往常要晚。

    镇长非常高兴,经常和家里人说:“红红火火,吉祥富贵。来年定当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画家笑她:“还六畜,你家唯一养的猪都是别人家的了。”

    种茶的第一年不能采摘,但明显能看出茶树生长得很好。又有从大城市打工返乡回来的人说那边有茶叶一斤卖到几百上千块钱。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自然能使人心动。

    于是大家私下合计之后,提议出资让镇政.府统一进购茶树苗,大范围种植,发展成空山镇的第二产业。

    茶树苗是镇长去实地查看后订的。卖主和副镇长是旧识,第一批苗也是在他这儿购得的。镇长和副镇长打小一块长大,信得过,便也相信卖主不会给劣货。

    就这样,一笔巨单签下,几天后,苗运到空山,大家欣喜地种下,憧憬着两三年后这片荒土开满茶花,长满优质的茶叶,一斤就卖成百上千的钱。

    然而……

    第一月茶树长得缓慢,第二月现有的叶子开始枯黄,第三月有些树枝已经发干,到第四月大面积的茶树已经倒在了地上。

    群众聚在镇政.府大门,要讨说法。有的甚至跑到镇长家门口去围堵他。这些人中大多数家庭收入都吃紧,买苗用去大半年积蓄,原本是指望靠茶赚大钱的,不曾想投入这么多精力反亏了本。

    愤怒之火愈燃愈盛,大家把火气全发到当初喊他们种茶的镇长身上。

    用红色油漆在镇长家外墙上写满了:骗子、还钱!

    后来,事情闹到了市里,市委派人来调查。

    再后来,桥那头来了很多辆车,车上下来各种各样的人,检察院的,公安的,还有扛着摄像头的。

    他们的车齐齐压过镇桥,路过废掉的茶树地,停在镇长家楼下。

    镇长被抓了。

    镇长被抓的第二年街道两旁的树没有开花。副镇长做了新镇长,下令把所有的树都换了,全部房屋刷上统一的漆,整改面貌。

    一切看起来似乎面目一新了。真好!

    其实,说来也讽刺,那桥是镇长亲自领着一帮人没日没夜造的,到头来,从这桥上亲自把他们夫妻俩送走了。

    那桥当初还以镇长的姓取了一个喜庆的名字,叫“贺桥”。

    贺?贺未必人间有好汉。贺而今一贤难制难。

    ——

    蒲岐听到这儿才发觉自己好迟钝。

    那个镇长不就是贺晚来他爸?那个画家就是此刻躺在她面前的贺晚来妈妈。

    他这是对她敞开心扉,把他家过往的事全告诉她了。

    “贺晚来……”蒲岐张嘴看他,内心复杂,不知道该说什么。

    “嘘。”贺晚来苍白地冲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