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要钱的那种...
但是架不住一大一小两个漂亮姑娘拿同款大眼睛瞅着他啊,溃败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傅向文:_(3」∠)_对不起,他给领导丢脸了,实在是扛不住“敌人”的眼神攻啊。
之后,他们又给刘翠华买了件厚褂子,给大哥傅向武和两个小侄子,两个小外甥都买了同款的雷锋帽,给大嫂、大姐和傅静萍一人买了副棉手套,傅静萍那个还是特别洋气的手指头那是个系扣可以打开变成半指手套的款式。
也给傅静安买了一双跟姐姐一样的,她对那上面绣着的小兔子很心水。
逛完百货大楼,他们又去粮站买了二十斤的大米和白面。毕竟虽说他们这里老百姓们自己就种麦子,但是大队上每年秋收后分粮食的时候,按人头分,每个人都只能分到四十斤的麦子,小孩减半,麦子磨成白面就更少了,他们家又是伙食比较好的,这么下来分到的麦子根本不够吃。
至于大米就更别提了,这里的老农民可能好几年都吃不着一回大米,毕竟他们农村户口是不给发粮票的,更没有城里人的供应本。再加上他们这里也不种水稻,就算粮站的大米跟白面一个价,他们也买不到,更舍不得买。
顾澜身为知青每个月倒是有五斤的粮票,她每个月都会用完不说,还会跟其他舍不得吃大米白面的知青换一些粮票来,就这他们家也没攒下多少的白面。
现在这些粮票都是傅向文的,他的工资可以直接每个月往家里打,但是粮票得邮寄,刘翠华舍不得那邮费,毕竟傅向文部队离家那么好远的。所以都是回来的时候再一块带回来的,而且只有半年份的,因为他们部队发的粮票是半年有效期,时间长就过期了,所以很多带不回来的他就只能跟别的士兵换了东西。
等他们大包小包的回了家,果然又被刘翠华一顿数落,都已经有孩子了还不知道俭省,有钱就想花,也不知道攒钱之类的,傅向文和顾澜也知道老太太就这脾气,也不反驳,她数落就乖乖地听着,至于照不照做,那就看心情了。
第18章 、第十八章
刘翠华估计也知道这小夫妻俩就不是有钱舍不得花的性子,但是该说还得说,总要有人给他们提个醒儿的。
但是数落归数落,心疼钱归心疼钱,等顾澜分发完给大家的礼物,刘翠华面上又是掩饰不住的开心。
傅向武和傅大嫂虽然有点不好意思拿小弟弟妹给买的礼物,但是不得不说东西还是送到了他们心里的,傅向武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带着新得到的雷锋帽出去溜一圈了。
“娘,我看时间还早,趁天黑之前我再去拾一筐柴火去啊。”
两个也戴着同款小雷锋帽兴奋地不行的兄弟俩也纷纷举手,“爹,我们跟你一块去吧!”
傅大嫂给了爷仨当头一棒,“你们去拾柴火我肯定不拦着,就是先把帽子放家里,戴着去干活弄脏了怎么办?摘了再去!”
小哥俩长长“啊”了一声,“那要是这样我们不去了!”
傅向武也想跟媳妇儿喊说自己也不去了,但是他最后还是从心了,乖乖背上荆筐去干活了...
傅大嫂等他前脚出了门,后脚就把傅向武的宝贝帽子给锁柜子里了...
刘翠华只是让大孙子成子去把他大姑和弟弟们叫来,然后就忙着逗傅静安,也不管他们夫妻俩的事,这也是她能跟媳妇儿们相处融洽的原因之一吧,当婆婆的不老是插手儿子夫妻俩的事,家里就少生非常多的事端。
傅静安整个人缩水了,心智好像也缩水了一样,现在跟大人们撒娇毫无心理障碍,连真的小女孩喜欢的可爱萌的东西,她也十分的喜欢。
现在正跟刘翠华炫耀她刚买的那双带小兔子的手套呢,顾静萍也带着自己那双可以两用的手套舍不得摘下来,她还是先去认认真真洗了遍手才戴上的?。
刘翠华看她们俩的手套两只都是分开的,出门一不小心容易弄丢,“安安,萍萍啊,你们这手套奶奶给你们中间缝个绳,这样以后出门要是不戴的话就能直接挂在脖子里好不好啊?”
傅静安佩服她奶的智慧,两只手套连在一起这在后世是很常见的,但是现在他们这里确实还不怎么有,她奶这么快就能想到这个办法,确实智慧滴很哦。
“好!分(缝)个身(绳)!”傅静安举着两只戴手套的小爪爪就往刘翠华眼前伸,傅静萍也有样学样,往前伸。
刘翠华哭笑不得,“安安是自己不会摘,让我给她摘下来的,萍萍你也往前伸干嘛,你自己不是会摘吗?”
傅静萍一愣,本来就带着两坨红晕的小脸蛋更红了,赶紧自己摘了手套塞她奶怀里,一溜烟又跑了。
至于夫妻俩今天刚买回来的粮食,刘翠华已经放到柜子里了,明天早上就是大年三十儿了,正好给孩子们熬大米粥喝,香香糯糯的保证让他们恨不得连舌头都一块吞下去。
但是刘翠华好歹还是塞给他们了一些买粮食的钱,按理说他们早就已经分家了,这当弟弟的可没有要养这大哥一家子的说法,所以虽然大家伙儿还是坐在一起吃饭的,但是粮食可是一定要算清楚的。
当然,老大家没什么钱这也是家里人都清楚的,所以刘翠华给傅向文夫妻俩的钱说白了其实还是他们给老娘的,但是好歹是个态度不是,总得让老大家的知道好赖,承老三这份情的。
不得不说刘翠华还是很受俩儿媳妇儿尊敬的,毕竟这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