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拎起书包,沉默地往里面挪了一个座位。
*
排完座位,上午没什么事。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打扫好卫生、收过假期作业、乱哄哄发完书,一早上基本就过去了。
发过书,离中午放学还有二十分钟。
最后一节课是何老师的英语,知道这群才收假回来的小孩儿心思都不在课堂上,她索性让他们自己先翻课本看。
同学们哪儿能坐得住,把书本立起来,躲在后头悄悄说小话。
许愿坐在第四排,听见最后面的江潮大声说:“……然后我老爹看到成绩单一下毛了!当着全家人的面对我飞起就是一脚!”
“江潮!”讲台上的何老师直接气笑,“你爸知不知道英语课本上还有这一段?”
江潮立刻讨饶:“老师你千万帮我瞒着!不然我又要挨揍了!”
全班同学再次笑起来,专心看书的许愿也忍不住抿了抿唇。
注意力分散,余光一瞥,她看见坐在一旁的戚野。
没按着何老师的要求看书,也没学着江潮那样偷偷聊天,他把所有的书都一本一本拿出来,放在桌面上。
然后又从牛仔书包里,掏出一个细长的白色圆筒和一把折叠小刀。
这是什么?
许愿有些好奇。
她偷偷看戚野,他像是没发现,自顾自把圆筒展开,在课桌上铺平。
这回许愿瞧明白了。
男孩拿出来的,是一本卷好的挂历,就是从前挂在家里的那种。
这些年大家都用手机看日期,没什么人会专门买挂历。许愿家里偶尔有的几本,要么是陶淑君单位发的,要么是超市买东西送的。
戚野手里这本挂历显然属于后者。
封面日期还是去年,过了整整一年,挂历有些旧。他拿着小刀,裁下一张挂历纸,翻过来,把英语课本放在上面。接着沿侧面对折,折出一条中缝,再压出几道折痕。
男孩的手出乎意料灵巧。
手上带着些许泛红开裂的伤口,他用小刀裁开折痕,手指随便动了动。
不到两分钟的功夫,许愿还没怎么看懂,英语书已经被挂历纸严严实实包住。
好厉害!
许愿目瞪口呆。
从小到大,她都是在学校外面的商店买塑料书皮,从来没有自己包过书,更没见过这么熟练的过程。
许愿愣神的功夫,戚野已经又裁下一张挂历纸。
刚才没看清他是怎么包的,许愿决心这次一定仔细看,才把视线移到桌面上,就听到他一贯冷淡的嗓音:“脸。”
许愿茫然:“诶?”什么脸?
余光瞥见小姑娘身体无意识前倾,越凑越近,戚野伸手,虚虚握住刀锋:“脸离远一点儿。”
再贴近几寸,她的脸就要撞上刀了。
“哦哦哦!”
许愿看得出神,完全没发现自己已经靠得这么近,吓了一跳,连忙往后退。
“你真厉害啊。”退到安全距离,她有点儿不好意思,“包得又快又好,我都没看清。”
许愿语气特别诚恳,充满了佩服和歆羡,戚野瞥她一眼,嘴角不由抽了下。
有什么厉害的?
换成别人这么说,他或许会疑心,这是不是什么不怀好意、别有用心的讽刺。
但坐在靠窗的这一侧,紧紧挨着暖气。即使身上只有一件衬衫和校服外套,热气烘着,先前在冷风中奔跑时冻僵的身体便逐渐缓过来。
连一向冷冰冰的手,也罕见的有了点儿温度。
许愿夸完戚野,自己察觉到不对。
现在生活条件好,基本没什么人自己包书皮,用挂历纸包更是少数中的少数。
更别提他用的还是去年的旧挂历。
觉得说错了话,许愿抿唇,拼命思索该怎么找补。还没想出个所以然,男孩已经偏过头去。
不再看她,他把另一本课本放在挂历纸上,拿起折叠小刀,继续包书皮。
这一次,他动作比之前要慢得多。
第11章 只是一张饭卡而已。……
后面的十几分钟,许愿没有看课本,一直在瞧戚野怎么包书皮。
速度放缓,包得很慢很慢,直到下课铃响起,他只包好了语数外大三门。
许愿在铃声里拼命点头:“我终于看懂了!修中间斜角的时候不能剪太多,不然就包不起来了!”
小姑娘格外兴奋,像是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秘密,语气透着种明快的活泼劲儿。
戚野垂眸,没说话,收起折叠小刀,又把剪下来的废纸片一一收好。
“去吃饭吗?”其他同学已经结伴,三三两两出了教室,许愿问,“我带你去食堂吧。待会儿吃完饭,正好让我哥陪你去买校服。”
西川一中学生不算多,占地面积却不小。每个年级都有单独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