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有了几百人的规模。程明远是股东之一,虽然压力大,但是挣的钱远比在老东家多。至少能让他买上了房子和车子,让妻子和女儿有了一个安定的家。
程明远和别人合开公司的消息传到了老家。乡亲们都称他为“程老板”,夸他有本事,经常有老乡找他帮忙。尤其是两个姐夫,以前对他是不闻不问,现在是隔三差五的从家乡寄来土特产以联络感情。程明远觉得应付这些事情很麻烦,但每次事成之后,对方夸他“程老板真有本事”时,他又觉得分外受用,欲罢不能。
这时候,程明远觉得自己“翻身了”。他又从自卑转向了自负,得意忘形。
他开始关注各种高级的生活方式,试图摆脱出身带给他的烙印。他嫌弃自己的太太,认为她不够漂亮,身材肥胖,农村出身的她,各方面的品味都严重不足。这样的女人牵出去,根本不能证明他有本事。眼看就要前途无限的自己,这辈子就只能守着这么一个老婆,他怎能甘心?
“很多很多的钱,很多很多的女人。”
这是程明远的理想,也是他自信的基石。现在钱有了,女人怎能没有?
程明远开始找小姐。但他很快又意识到,这些女人并没有被他征服,她们只是在赚钱,大家不过是各取所需。如果非要论个输赢,那就是都输给了各自的欲望。程明远不想做这种傻子,他要的是优秀的女人对他的真正的臣服。
然而那些足够优秀的女人根本看不上他。程明远不得已,只好重操网络交友的旧业。可今时不同往日,不但女人们变精了不好忽悠了,甚至网络彼端的“美女”根本就不是女人。这可如何是好?
这时候,他想起了那些被他抛弃的前女友们。他仔细回想,发现她们其实有不少好苗子,现在应该都混得不错。只怪他当初自我感觉太过良好,谁都看不上,错失了很多潜力股,以至于后来只能娶到现任太太。
说做就做。程明远开始以电子邮件联系各路前女友们。他的思路很清晰:先是诚恳地向她们检讨,认错,努力营造出一种多年念念不忘之感。此法收效甚好,多数前女友们都给予了回应与谅解。这时候,程明远就顺理成章地与她们重新建立联系,再步步为营,复燃旧情。
然而,程明远很快就发现这几位前女友没什么意思。她们不够美丽,不够优秀,毫无上手难度。猎物代表着猎手的层次。俘获这种女人,怎能证明他的本事呢?于是,他又开始物色新猎物。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进入了程明远的视野——
苏晓。
第十三章
苏晓是程明远二十五岁时在网络上偶然认识的。
那个时候,苏晓刚刚二十一岁,正在读大四,而程明远已工作三年,初尝社会辛辣。他万万没有想到还能在网络上钓到女孩,而且还是这样一位妙人——苏晓美丽,温柔,安静,眉目间带着一丝忧郁,非常与众不同。而且她竟然没有男朋友,甚至还没谈过恋爱。程明远认为自己捡了一个大漏。
为了捕获苏晓的芳心,程明远费尽心机。他搬出所有追求女孩的经验,花言巧语千万百计地套出苏晓的身世。当知道她幼年丧父母亲脾气暴戾的时候,他顿觉“天助我也”。多么凑巧,他也有一个脾气暴躁的家长——父亲,和一个脾气温柔的母亲——那个长年被丈夫虐打都不还手的女人。因此他非常理解苏晓的心境,很懂得如何捕获她的芳心。他对她父亲苏敏舍命救女的行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三五不时赞颂一番,彼时天真的苏晓为此感动不已。
凭心而论,如果程明远家境优越,那么苏晓就是他最理想的对象了。可惜他出身贫寒,好不容易刚刚工作,父亲又病重了,他比“一贫如洗”好不了多少。而苏晓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显然也帮不了他什么。何况苏晓说她以后想做什么绘本作家。程明远认为文学专业出身的她在绘画方面没有任何发展的可能。
有一天,他把苏晓叫到自己的出租屋里谈恋爱,借机问起了她毕业后找工作的事。
“晓晓,你以后真的想靠画画谋生吗?”
程明远说这句话时,正拥着苏晓坐在自己的小床上。
“嗯。”那天真美丽的女孩答道。
“你是学汉语言文学出身的,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美院的学生……”
“我知道自己水平有限,”苏晓很诚恳。“但是我这些年一直努力画画,也接过一些插图的活,我想试试。”
程明远试探性的问:“那一开始,收入是不是很不稳定?”
“肯定是的。”苏晓突然明白了什么。“明远,你放心,我不会连累你的。我自己省着用就是了,妈妈现在也有工作呢。”
为了看好苏晓,简欣离开南京来京陪读,在一个私立幼儿园当生活老师。
“你妈妈也够厉害,你来这边上大学,她就跑来陪读。”
“她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外地上大学吧。”苏晓微笑。她也是理解母亲的。
“她很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