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给她带了张银.行卡的事情告诉她。
但是又怕在她面前提起那个禁忌的名字,再次激怒她的情绪。
她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安星整夜整夜的睡不着,头发也是大把大把的掉。
后来去医院确诊为中度抑郁,经过一年的心理和药物治疗,才终于有所好转。
可安星多敏感,一下子就察觉了时笑的不对劲,干脆问了出来:“有什么就说吧。”
时笑忧心地看她一眼,试探着问:“你确定想听吗?”
她这个问题问得古怪,安星一听就有所察觉,探究地打量着她。
时笑突然后悔,继续埋头洗碗:“当我没说吧。”
水池里哗哗地流着水,安星冲洗着盘子,心里却如明镜似的:“他去找你了?”
时笑犹豫了一瞬,没有抬头:“嗯。”
安星二话不说,态度一如当初果决:“让他滚远点,别理他。”
“....”时笑顿了顿:“知道了。”
第二天清晨时分,时笑她们就出了门。
天气不是很好,大早上就是乌云密布。寒风刮在脸上,像冰冷的刀子。
到墓园的时候,雨就开始落了下来,打在伞上劈里啪啦地响。
时笑挽着妈妈,走上台阶。安星怀里抱着花,紧随其后。
她们找到了墓碑,干干净净的,每年除了她们,也不会有其它人过来。
安星缓缓蹲下,把花放在碑前,又从兜里拿出纸巾轻轻擦了擦墓碑上的照片。
她们的爸爸,永远停留在了四十三岁。
墓园里安静,只有雨声和母亲低泣萦绕在耳旁,时笑跟着红了眼睛,递给妈妈一张纸擦眼泪。
母亲看着照片上那个永远对她们笑着的男人,悲从中来:“他这一辈子命太苦,小时候没有父母,后来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孩子,没等到看着你们长大成家就出了这么个事,一天福都没享受过。”
安星被母亲这么一念叨,也忍不住流泪。
父亲这一辈子全都是为了这个家,自己吃穿都舍不得,却从不会亏待她们和母亲。
对时笑尤其宠溺,只要是她想要的,父亲总是会想方设法给她弄来。哪怕是冬天想吃西瓜,都会找几条街给她买。
三个人在墓碑前站了很久,母亲每次都会跟她们絮絮叨叨讲很多关于父亲过去的事情,一边说一边流泪。
时笑不知道该安慰谁好,自己心里也压抑着难过。
可她现在还不能像妈妈和姐姐一样,用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悲伤和思念,因为她还有更重要的责任。
“您放心,我不会让爸爸失望的。”时笑看着墓碑上的照片,红着眼睛安慰母亲,又若有所思的许下自己的承诺:“他的心愿我都会为他做到。”
她几乎每次都会说这句话,但她也确实做到了自己的承诺。
小时候父亲就希望她读书有出息,后来她果然就考上了全国重点9.85。
而现在,她也的确正在慢慢完成父亲的第二大心愿。
从墓园回去的路上,她又想了很多很多。
眼下的一切,都在她计划的轨道上缓慢前行,并且还有好转的趋势,所以不管再遇到什么样的阻碍,这一次她都不能前功尽弃。
母亲见她又在发呆,问她是不是不舒服?
时笑从窗外收回目光,看向母亲,摇头笑了下。
可母亲的神色还是很担忧,她总觉得自己的这个小女儿好像哪里不太对劲,不怎么太爱讲话,问什么也不怎么跟她认真交流,但也并不会让她跟着操心,可以说让她很省心,所以和身边同龄的孩子们相比,总觉得要深沉许多。
其实这样不好,母亲一直认为她是因为父亲的离去所以才会变得比较内向孤僻,可是已经七年过去了,时笑的性格却越发让她有些捉摸不透了。
母亲看她半会儿,忍不住说了一句:“笑笑,妈妈有时候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如果在学校遇到了什么事情,或者觉得压力大,可以说出来跟我们交流交流。”
时笑想了想,还是摇头:“我真没什么事啊,您不用担心。”
但母亲看着她,心里还有有种说不出来的忧心。
**
姐姐提前回去上班了,第二天晚上,时笑和妈妈吃了饭,还是乘坐冯娟的车一起回城区。
外面在飘雪,道路旁的路灯亮起,绿化带上堆着一团一团的白色。
下高速后,城区有点赛车。
雨雪天,路不好走,大家速度都放得很慢。
只是冯娟晚上还要去酒吧上班,眼看着时间就要迟到了,跟时笑商量:“没时间送你去学校了,要不你跟我去酒吧玩会儿吧。我只要打了卡,可以跟组长请半个小时假,到时候再送你。”
时笑去过几次冯娟上班的地方,但从来没去里面玩过。她觉得自己不太适合那种地方,也曾劝过冯娟换份工作。毕竟是娱乐场所,就算再正规,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