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把太子当替身后我跑了 > 分卷阅读32
    来,道:“还在这里哭,没瞧见你主子还难受着么?去帮忙煎药去。”

    她这一说,樱桃赶忙擦了泪站起来,小跑着出去了。

    青葙万万没想到今日是李义诗帮了自己,张了张口,道:“……今日多谢公主。”

    李义诗坐下,道:“不用,本公主向来侠义心肠,帮你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青葙道:“还是要谢的,我在丽正殿里自己种了许多果子,若公主不嫌弃,回头叫人送去给公主尝尝。”

    李义诗看着她,道:“好,不过太子妃就没有什么旁的要问么?”

    “什么?”

    “比如我方才从何处过来?”李义诗提醒她。

    青葙不明白她怎么忽然问起这个。

    李义诗冷哼一声,道:“我方才去了沁芳殿,在外头敲了半天的门,我的太子哥哥,哦,也就是太子妃你的夫君,像是聋了一样,半点回应也没有。”

    “你生病,他可是半点也不关心。”

    意料之内的事,青葙倒是没有多大反应,李建深对她一贯的冷情冷性,若是此刻他突然跑过来对她嘘寒问暖,她反倒要吃惊害怕。

    药煎好了,青葙等冷凉了之后,捧着药碗一口气喝下去。

    李义诗见她面色好了许多,看着不疼了,方才起身告辞:“太子妃,我等着你的果子。”

    青葙发现李义诗是个性格有些别扭的姑娘,对人表示好感的时候,不喜欢明说,非要拐弯抹角。

    她捧着药碗,点点头,说好。

    等她走了,青葙方躺下,然而脑海里思绪纷杂,搅得她毫无睡意,她将脑袋埋在被子里,不知过了多久,方才沉沉睡去。

    ***

    青葙在梨园将给林贵妃的画画完,便去跟李建深辞别,见他不在,就给他写了张字条,告诉他自己回东宫去了。

    虽然李建深并不关心,也不一定会看,但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李建深回来,见桌上有一字条,下意识拿起来看,只见上头写道:

    “妾已归,望君珍重。”

    字迹歪歪扭扭却又十分认真,仿佛能瞧见写它的人趴在桌上努力下笔的样子。

    李建深本想将它扔掉,最终却没这么做。

    这是头一次有人给他写这些东西,虽然有些幼稚,但感觉并不坏。

    冯宜过来:“殿下,五公主殿下求见。”

    李义诗三天两头的闹一次,李建深早就见怪不怪。

    “打出去。”

    前几日他已然睡下,李义诗在沁芳殿外也吵着要见他,他知道她来,多半是跟李纪元有关,他当日没见,今日也一样。

    冯宜躬身应是。

    ......

    次日是个大朝会,李建深进宫上朝,本想等下了早朝回东宫一趟,却被李弘留下,说是要他去紫宸殿用早膳。

    李建深自然是要谢恩前去。

    这些表面功夫,他这几年是越做越熟练。

    膳上,李弘将桌上的胡麻粥赐给他,说:“朕记得太子儿时最喜欢这个。”

    李建深道:“是,难为陛下还记得。”

    李弘放下筷子,叹息:“你自小便是个聪慧的孩子,其他的兄弟姊妹没一个比得上你,你又不大爱说话,每回朕归家,那几个总缠着朕问’阿兄怎么不理我’?”

    他捋着胡须笑起来:“想起来,真是恍如昨日啊。”

    李建深知道他的正题快到了,捏着筷子不吭声。

    果然,很快李弘便又是长长一声叹息:“眼见着又是中秋,阖家团聚的日子,可是咱们家却团聚不起来,朕这几日总是梦见老二,也不知他过得如何。”

    李建深面无表情,李弘几乎每个月都会去大理寺看李纪元,这一点,他们都心知肚明,如今,他却还在这里演戏。

    李弘见他仍不吭声,面上的笑意淡下去许多,道:“中秋团圆夜,朕打算让你弟弟出来一日,咱们一家也算团聚了。”

    一家团聚?

    李建深眸中暗含冰霜,他抬头,看着李弘道:“父皇,只有儿臣的母亲回来,那咱们才算是真正的一家团聚。”

    听他提起昭贵皇后,李弘的面色突然变得极其难看。

    他按下心中的怒气,道:“朕在说你弟弟,太子提你母亲做什么?”

    李建深把玩着手中酒杯,神色淡淡的:“不是父皇要一家团聚么?”

    李弘登时站起来,怒目而瞪,早已没有在群臣跟前的儒雅随和。

    “你说什么都不同意二郎出来?”

    李建深还是那幅油盐不进、波澜不惊的样子,道:“他的罪,按律早该处死,是父皇保他,他才能留的一命,如此,还要他出来做什么,继续祸害江山社稷么?”

    李弘被他说的面红耳赤,指着他,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半晌之后,才道:“太子深明大义,好一个国之储君,既如此,就该谨言慎行,而不是将那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