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和周围人的磨合也需要消耗一定的精力,无疑是弊大于利。
但对唐芋而言,芭蕾几乎占据了她的全部生命,芭蕾上的成绩才是她和家人真正看重的。
转学过去那天唐父临时有个会议,占用了司机的时间,唐芋只好早起半小时步行去学校。
屋外下着浠沥沥的秋雨,空气中蒙着一层朦胧的水雾。
唐芋在校服外面套了件浅褐的半长针织衫,踩着双奶白的厚跟运动鞋,扎着高高的马尾,撑着把透明的长柄伞不紧不慢地往学校走。
这条路上邻挨着一堵红石墙,墙面上爬满了叶片,枝蔓弯弯绕绕,填满了红砖墙的缝隙,红绿一瓦,被雨水打湿成了愈沉的浓红。
路上每隔一段距离会出现几个浮于表面的浅浅水洼,倒映着唐芋低垂的眼睫。
她有意绕开那些水底沉着泥的水洼,似乎是怕弄脏鞋子。前方不远处,许是铺好路面还没干透便被人压了上去,狭窄的沥青小路正中央横着一个碗底形状的大坑。
唐芋眼尾扫过,正打算轻盈地跃过去时,一声微弱的“喵~”,自密密簇簇的爬山虎叶丛下传来。
惊得她落脚不稳,“啪唧”直直踩进了泥坑当中,在白净的鞋面上溅开两朵泥莲。
突兀又刺眼。
唐芋细长的眉拢出个结,低眸瞟一眼,打眼望见不单是鞋面上,连搭在小腿两侧的针织衫上都溅了许多泥点子。
“”
她沉默须臾,循声看向石墙角落。密密簇簇的叶片遮挡下,隐约可见什么东西在动。
黄澄澄的一团。
唐芋挑开枝蔓一颗毛茸茸的圆脑袋闯入视线。
那是只乳白色的小猫,额头像开脸开失败了似的,只有耳朵尖尖一抹黄,眼珠子却格外好看,明亮又干净,仿若两颗绿玛瑙。
就是身上脏兮兮的,两只爪子扒着藏身的纸箱,巴巴望着唐芋,再次发出一声微孱弱细微的叫。
唐芋犹豫片刻,蹲下身,刚探出指尖,小家伙就努力直起身子,送上一只粉扑扑的肉爪,主动和唐芋“一拍即合”。
“”
唐芋愣怔片刻,旋即跟触电了似的退出去好远。
低头看看自己湿润的指尖,仍旧留有那份柔软的触感。她头也不回地朝前走了两步,一个急刹车,复又退了回来,脱下身上的针织衫。
小家伙只看到头顶落下一片阴影。
半透的衣料后,纤瘦的女孩儿身上裹着层薄薄的白色舞蹈服,勒出一副漂亮的蝴蝶骨。
她没再回头,握着伞柄走进绵绵微雨当中。
-
十七八岁,正是怀春的年纪。
年级主任抓得再严,也挡不住桌下悄悄传递的情书,和漫天飞的少年情思。
在这个人生阶段,小朋友们还不懂得陪伴和细水长流的珍贵,心里喜欢的,大多都是第一眼惊艳的人。
比如唐芋这种雪里捞出来的,白得反光,人生得好看又干净,身段还高挑,遥遥望过去,一缎黑发正是人群中最亮眼的颜色。
说话时,鸦黑羽扇般的睫毛上下轻阖,颤悠悠地扫在心上,这对情窦初开的少年们而言,无疑是不曾遇见过的美。
整个云川大概都找不出比十七岁的唐芋更漂亮的人。
自然,关于说话时眼睫微颤的部分,大多都是小男生们自带滤镜的幻想画面。
事实上,唐芋鲜少同人讲话,人际交往于她而言毫无意义,交友便意味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而在唐芋往返于学校和文家的两点一线生活中,最缺的就是时间。
唐芋总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
恨不能将其一分为二,才好挤出更多的时间分去练习。
在这种同班人都不认识几个的情况下,唐芋能记住宋渺的名字,甚至在相隔多年后还能一眼认出他,纯粹因为一个不甚美好的意外。
第13章 芋圆 黑天鹅。
转学后半个月,云川高中迎来了五十周年校庆。
云川是一座古典韵味十分浓郁的城市,恰逢整年庆典,云高建校又早,是极大一部分本地人共同的母校。虽然不是什么重点高中,校友里却不乏知名人士,庆典当天引来不少扛着摄像机的娱记。
唐芋所在的班级抓成绩抓得相当严格,班主任不许自己的学生耗费太多精力在乱七八糟的事情上,但规定每个班必须出一个节目,商量来商量去,最后把唐芋推了出去。
唐芋自然更不乐意为了这种小儿科的场合浪费自己的时间,文女士听说这件事时,正坐在小院廊下煮茶。
唐芋不懂茗茶,也想不明白煮茶这样枯燥又耗时的事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以至于只要她来这里,就一定能看到文珏在廊下煮茶。
白砂壶里咕嘟嘟冒着泡,廊外下着绵绵微雨,雾蒙蒙的空气中隐约掺着一丝清香。
文珏葱根似的指尖捏住茶杯盖,拨了拨浮沫后,把茶盏递给唐芋,温温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