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我五入爱河 > 分卷阅读32
    职工和学生会的所有成员。他这么一说,看来他是学生会的了。

    “你的箱子重吗?我帮你提吧?你现在要去坐公交车?哪一路,方便的话一起走吧?”

    他当真和我同一路,不过他家在二环边上,只需要坐5站。在公交站台等车的时候,他对我表示好感:“我早就听说大二有个叫夏艾的小姑娘是个才女,还勤工俭学,一直想认识下,今天巧了。我能要一个你的联系方式吗?”

    出于礼貌我给了他我的q/q,有许多学生加我,不多他一个,没有所谓的。他很高兴,又问我高中在哪儿念的,我说一中,他随即合掌,说他也是一中。

    通过十分钟的观察,我发现他和我是一类人:喜怒都在脸上,不善于克制。我的一声“哦”可能引起了他的失望,他挠挠头自嘲说:“我有点自来熟,如果有冒犯,你千万别介意。”

    “哦。”我又说了一遍。

    ·

    你们还记得08年初南方的雪灾吗?受拉尼娜现象影响,南方遭遇了几十年以来最严峻的寒冬。冰天雪地,公交停运,出门连条正常路都没有,我的手背和耳朵都长了冻疮,连袜子都不能勾。不过也好,我拒绝了王缇钰继续做寒假工,用以上理由。

    虽然没有了多少收入,但我能在家里陪陪姐姐,还算不错。

    李毅良的家在三公里以外的某个小区,不算太远,因此每天都来。有的时候天刚亮,我就会听到楼下有铲雪的声音,披着衣服起来查看,他身背大袄低弯着腰,院子里的积雪被他一点一点地铲出,造出一条人工小路。田里的积雪也被他一层一层剥开,里面过冬的青菜和白菜冻成了石头,要是挖回来煮一煮,还是能吃的,因为芯子并没有烂。这项工作也是他做,我的手做不了除写字以外的事。

    日子简单幸福,回到了一切未发生的时候。在那个所有人都窝在家里无所事事的冬天,易升对我展开了追求。

    这个人在文学方面的学识广到令我惊叹,每次与我讨论到关于课业问题时,他总能以独到的想法解开我的疑惑。后来一问才知道,4分制的绩点制度,他高达3.9,而且他在中国社科院的《文学评论》上发布过数篇作品,这是我远远无法企及的。

    我问他:“你这么好的成绩不考研可惜了,有想过继续读书吗?”

    他大喇喇的:“有啊,我要考北大,必须上北大。”

    我对他的梦想表示认可:“好好备考是充分有可能的,毕竟中国最好的中文系就在北大。”

    “你呢?”

    “我……我没有打算。”

    我跟他说了姐姐生病和欠款的事,说的时候我有两种打算:一是开诚布公看他态度,二是干脆就说严重点把他吓退。

    他说:“那你就更加需要读书。竞争社会的收入水平是跟学历直接挂钩的。如果你说有例外,那我可能会劝你考公,国家饭是唯一的例外。”

    “和研究生一样难考。”我颓丧道。

    “而且你如果没有研究生学历,以后升职很难,可能一辈子只是个小职员。”

    “我对这些倒没有感觉,能有个稳定的工作我已经很满意了。”

    “没关系,你做选择的时间很长,到了大三再忧虑也不迟。现阶段还是以学校的任务为主吧,鲁迅和张爱玲多读一些,总没有坏处。”

    “嗯?你是张迷?”

    “你也是?”

    我在手机这头笑了,能找到一个与我取向一致的同学,挺难得。

    除夕那天晚上,姐姐在家包饺子,李毅良徒步来了,还是穿着那双半旧的高筒雨鞋。我去院门口迎他,喊他大哥,把他高兴坏了,竟给了我一张压岁钱。我到底是个见钱眼开的小人,随时随地跟我姐姐说他的好话:“像李大哥这样的,你还要去哪里找呀!”

    “你个小丫头,少管大人的事!”

    她没想到我已经长大了,也正被优秀的男孩追求,总之天天把我当做小孩儿。

    李毅良这人,除了年纪大点儿,我觉得他哪儿哪儿都不差,要是将来有这样一个不求回报对我好的男人,我也许真的就嫁了。爱情和面包不一定非要二选一有的时候还要看合不合适。就像王缇钰说的,那种能让郁盛如虎添翼的妻子,对他来说不就很合适吗?

    除夕夜12点,我收到郁盛的□□消息,他祝我新年快乐。我可以慷慨地给每一个向我发新年祝福的人回信,但他的这条我回不了。我心里有一口气憋着,没有发出来,它引向的是一团埋藏已久的火种,轻轻一碰就有可能轻易爆发。

    我希望他不要来招惹我。

    但是他又给我打了电话。一连两个。

    我接起来噼里啪啦:“大过年的,你不忙吗?是不是没事找事闲得慌?!”

    对面安静了一会儿,我听到郁盛轻声怂恿着什么:“快,跟阿姨说新年好。”

    “什么阿姨?你有毛病吧!”我没好气道。

    没过几秒钟,听筒里传来一个陌生的男声,是个男孩,不过中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