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双双燕 > 分卷阅读2
    。于是出游不过几年,他身体便不行了,需要回京城休养。

    骆家是回不去了,当然他也不屑回去。林振悟有心为好友一解困境,便收留他在府中,独居在外院东南角的清雅居,并让他休养之余,教一教自家小女儿。

    骆宗哲觉得,林家这个小女儿其实不算很笨,就是迷迷糊糊的,似乎什么都不放在心上。

    也罢,女孩子嘛,能识字已是不错了,又不必下场参加科考,何必苛求呢?再者说,如林岫仪那般天资聪慧、一点就透的天才毕竟少见。

    话说得丑点儿,林家这两个女儿,仿佛大女儿吸走了娘胎里所有的营养似的,所以就没给老二剩什么了,也不知将来这老三会是如何。

    不过老三,即林振悟唯一的儿子林庚嵘,今年还不满周岁,乃是林振悟的老来子,现在还在牙牙学语呢,啥也瞧不出来。

    虽说骆宗哲被骆老爷子赶出了家门,但他学问是一等一的好,当年也是皇上钦点的榜眼,只是人太轴,断断见不得官场污秽。他人在温裕侯府,慕名前来拜谒、请教学问的不少。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宋兴涛大人家的公子宋谨翊便是他的学生之一。

    宋谨翊是他在辞去翰林院侍读学士之前便教导的学生,虽然那时宋谨翊尚且年幼。

    在他回京后,宋谨翊便时常来拜访,一来是探望他的身体,二来也聊一聊学问,请教些问题。

    宋谨翊今年不过十七岁,却已中解元,名震北直隶。

    得意门生如此出色,骆宗哲甚是欣慰,总是劝道:“你如今在国子监念书,课业紧,每月还有考试,我这里什么都好,你也不必如此挂怀。”

    宋谨翊生得容貌俊秀,剑眉星目,穿着月白竹纹锦袍,腰束褐色绦带,少年身姿挺拔如松,如玉端方,身形却略显单薄。

    他面带恭谨,却自有一派淡定泰然,不卑不亢道:“老师放心,这两天是月假,而且白先生知道我过来,还托我把您一直想要的《齐梅新稗类钞》元本给您带过来,您读来也能解闷。”

    他所说的白先生,正是现任国子监祭酒白克仁,曾与骆宗哲一同在大儒曾彻铭门下求学,得骆宗哲诸多帮助,与他一向交好。

    骆宗哲捂嘴轻咳两声,笑道:“上次他来与我闲聊,我不过提了一句,他倒是上了心。”

    他接过书,抬手放到桌案上,又咳了一声,道:“回去替我谢谢他,烦劳他还挂心我这糟老头了。”

    宋谨翊道:“您咳疾还未痊愈,今日可曾用过药了?”

    现在是秋末,天气渐渐转凉,骆宗哲一不留神就着凉了,又身体差,虽然吃了药,却迟迟不见好。

    骆宗哲摆摆手,“那药奇苦无比,喝了却也无用,不喝也罢。”

    宋谨翊微顿,正想开口劝,骆宗哲却知道他要说什么,抢在他开口前道:“不过是小小风寒罢了,病去如抽丝,过些时日就会好的,自个儿的身体我自己知道。”

    又转移话题道:“我听从轩说,你打算参加明年春闱,想来你已是胸有成竹,跃跃欲试了?”

    从轩就是白克仁。

    宋谨翊垂眸谦逊道:“学生不敢狂妄自大,只是白先生说我可以试一试,学生想,便是一试也无妨。”

    “便是一试也无妨”,这话虽然语气谦虚,却颇有傲气,骆宗哲听得微微一笑,知道面前的少年足有傲气的资本。十五岁中解元,国子监诸多名师大儒提起他无不交口称赞,叹一句前途不可限量。又是这样出色的品貌,名门世家的出身——确实前途无限光明。

    骆宗哲便与他讨论起之前看过他试论写的一篇文章,这时听到门外有人说话。

    是林岫安带着一卷作业纸来给骆宗哲交差。

    在清雅居门口,林岫安见里头似乎有人在说话,便问小厮福贵:“又有客吗?”

    福贵笑着说:“是宋家三公子来了,正和先生在里头说话呢。”

    宋家三公子,宋谨翊。林岫安当即收回已经迈进院门的一条腿,道:“哦,那既如此我过会儿再来,就不打扰先生和宋三公子了。”

    说完她掉头就走,结果她刚转过身去,身后传来骆宗哲低低的声音:“是岫安吗?进来吧。”

    林岫安身形一滞,丧气地转回去,不情不愿地跨进院门。

    “吱呀——”福贵为她打开房门,林岫安进去一抬眼就对上宋谨翊的视线,心跳猝不及防猛地快了一拍。

    二 春风吹过他

    “我今日还不能授课,倒是难得你勤勉,主动来求学。”骆宗哲和颜悦色道。

    林岫安避过宋谨翊的视线,硬着头皮缓步上前向骆宗哲行礼问好,然后才福身问候宋谨翊:“宋世兄安好。”br /